隧道施工常用方法(补)浅析.ppt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新奥法施工 三、新奥法施工 三、新奥法施工 四、新奥法施工开挖方式选择实例 某隧道为了便于隧道机械化施工,以及遇特殊地质施工方法转换方便, Ⅱ、Ⅲ级围岩采用光面爆破全断面开挖;Ⅳ、Ⅴ级围岩深埋地段采用正台阶法开挖,台阶长度以5m为宜。Ⅳ级围岩地段分二部台阶,Ⅴ级分三部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Ⅴ级围岩浅埋地段以及Ⅵ级围岩一般地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Ⅱ级围岩每循环进尺采用3m,Ⅲ级2.5m,Ⅳ级为1.5m,Ⅴ级为1.0m。 The end Thanks! 三、新奥法施工 在不稳定地层,采用上下导坑先拱后墙法的优点是:导坑超前开挖,通过提前探明地质情况,便于改变施工方法;在拱圈保护下进行拱下各工序的作业,施工较安全,工作面多,便于拉开工序,适合于多安排劳动力与使用小型机械施工;有上下两个导坑,通风,排水、运输条件(可利用上下导坑之间的漏斗装渣)都较好等。 该方法的缺点是:上下导坑断面较小,则施工速度较慢;边墙与拱脚处混凝土衬砌的整体性较差;开挖边墙马口时,须交错作业,施工不便于大规模的浇筑边墙,容易造成拱圈衬砌下沉和变形;拱部开挖时人工翻渣工作量较大,劳动强度较大;施工工序较多,使施工组织和管理难度增大。 三、新奥法施工 ③上导坑法 此法适用于Ⅳ~Ⅴ级围岩,尤其适用于洞口段辅助开挖。上导坑法要求各工序安排紧凑,支护及时.保证施工安全。此法的开挖与支护顺序详见表2-3-1所列。 ④单侧壁导坑法 围岩稳定性较差,隧道跨度较大,地表沉陷难于控制时,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此法单侧壁导坑超前,中部和另一侧的断面采用正台阶法施工,故兼有正台阶法和后述双侧壁导坑法的优点且洞跨可随机械设备等施工条件决定。此法的开挖与支护顺序详见表2-3-1所示。 三、新奥法施工 单侧壁导坑法的施工作业顺序为: 开挖侧壁导坑,并进行初期支护(锚杆加钢筋网、或锚杆加钢支撑、或钢支撑,喷射混凝土),应尽快使导坑的初期支护闭合——开挖上台阶,进行拱部初期支护,使其一侧支承在导坑的初期支护上,另一侧支承在下台阶上——开挖下台阶,进行另一侧边墙的初期支护,并尽快建造底部初期支护,使全断面闭合——拆除导坑临空部分的初期支护,建造内层衬砌。 单侧壁导坑法将断面横向分成3块或4块,每步开挖的宽度较小,而且封闭型的导坑初期支护承载能力大,所以,单侧壁导坑法适用于断面跨度大,地表沉陷难于控制的软弱松散围岩中。 ⑤双侧壁导坑法 (1)概念 双侧壁导坑法是采用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作导坑四周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然后再开挖中部剩余土体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铁路上一般适用在单线隧道地质条件为Ⅳ~Ⅴ级围岩,双线隧道Ⅴ~Ⅵ级围岩。 当隧道跨度很大,地表沉陷要求严格,围岩条件特别差,单侧壁导坑法难以控制围岩变形时,可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现场实测表明,双侧壁导坑法所引起的地表沉陷仅为短台阶法的1/2左右。 这种方法一般是将断面分成四块:左、右侧壁导坑1、上部核心土2、下台阶3。导坑尺寸拟定的原则同前,但宽度不宜超过断面最大跨度的1/3。左、右侧导坑错开的距离,应根据开挖一侧导坑所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的影响不致波及另一侧已成导坑的原则确定。此法的优点是施工安全可靠,但施工速度较慢,造价较高。 (2)施工工序流程图 (3)操作要点 ①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似椭圆形,导坑断面宽度宜为整个断面的1/3。 ②两侧侧壁导坑超前中部10~20m,可独立同步开挖初支,中部采用台阶法开发,保持平行作业。 ③导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 ④通过监控量测确定临时支护体系稳定后,拆除临时支护,一次拆除长度不超过15m,拆除区间加强监控量测。 ⑤临时支护拆除完成后,及时施作仰拱并进行二次衬砌。 三、新奥法施工 三线大跨双侧壁导坑施工 ⑥中隔壁法(CD法) (1)概念 中隔壁法(CD法)是将隧道分为左右两大部分进行开挖,先在隧道一侧采用二或三台阶分层开挖,设立围岩初期支护和中隔板临时支护,再分台阶开挖隧道另一侧,并进行相应围岩初期支护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一般适用在地质条件为Ⅳ~Ⅴ级围岩,也适用于浅埋地层隧道暗挖。 (2)施工工序流程图 三、新奥法施工 (3)施工要点 ①左右部的台阶开挖高度根据地质情况及隧道断面大小而定。 ②左、右两侧洞体施工纵向拉开间距不大于15m。 ③每台阶开挖长度不大于该分部断面直径,保持开挖面平顺,并及时初期支护。 ④后一侧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 ⑤中隔壁设置为弧形临时支护,隧道左右开挖面初期支护连接平顺,保证钢架连接状态良好。 ⑥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一次拆除长度不超过15m,并加强监控量测。 ⑦临时支护拆除后及时施做隧道仰拱和二次衬砌。 ⑦交叉中隔壁法(CRD法) (1)概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