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十一疯狂的背后概要
双十一疯狂的背后 那些我们抢购的背后,隐藏着愈多的经济学问题。 主题报告人:潘锦文 第一场地点:华南理工大学 电子商务学院 第二场地点: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报 告 时 间:2015年12月25日 双十一来了,马云笑了。 强悍的例子 一: 为阿里巴巴送货的上海申通快递表示,该公司为应对“双十一”购物季,已经在15万快递员的基础上又雇佣4.5万名临时工。为增加运力,中国最大的民营快递公司顺丰上月底购入了一架波音757 运输机。天猫公司表示,其快递合作伙伴已经租用了100架飞机。 二:天猫1小时卖出160万件文胸,叠放起来相当于3个珠穆朗玛峰高度。”《纽约时报》网站用这个比喻强调销售的火爆。韩国《亚洲经济》称,阿里巴巴今年“双11”的目标是交易额突破300亿元人民币。300亿元可不是小数字,这相当于著名的北京王府井百货今年1至3季度销售额的2倍多,相当于沃尔玛超市中国店面去年一年销售额的一半。韩联社称,外界预测阿里巴巴仅11日一天就可获益15亿元人民币。 三:350亿元的日销售额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一组数据来看看其神奇之处。以1万元百元大钞叠起1厘米计算,350亿元摞起来达35000米,超过3座珠穆朗玛峰累加的高度。而根据商务部数据,2013年9月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20653亿元,日均688亿元,350亿元的日销售额已达到9月日均中国零售总额的51%,堪称顶起了国内日消费总额的“半边天”。此外,350亿元销售额是去年美国“网购星期一”121亿元交易额的近三倍,差不多相当于全香港两个月的零售额。还有的网友用下面一组数据形象地说明了这组数据的内在魅力。有网友统计说,双十一网购9小时所售纸尿裤可吸干6个西湖。天猫当日卖出200万件内裤,连在一起有3000公里长。支付宝双十一一天的支付笔数相当于全国的POS机刷卡刷上5.5天。 疯狂的图片 是什么助推了“双11”的购物狂欢? 首先,是激励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理性人会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因此,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利用节日做促销其实是一个比较老套的营销手段了。元旦、中秋、国庆、圣诞……只要是个节日,我们都能看到商场里五花八门的打折促销。但是,“双11”促销之所以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节日促销都要成功,就是因为电商们不仅仅采用了传统的价格激励,还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激励。简单来说,无非就是类似“把谈恋爱的钱用来给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这样的宣传。就是在这种全民消费的激励之下,很多人在光棍节当日的消费超出了自己的预算约束。 其次,是价格弹性。需求定理表明,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将使其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衡量的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那么这种物品的需求就是富有弹性的。 11月11日当天,很多网店的商品低至5折、3折甚至1折,我们也许会感到疑惑:他们真的能赚钱吗?还是不惜亏本也要随促销的大流?当运用需求价格弹性这一工具来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在这场促销大战中,大部分卖家的收益是远远超过他们平日里的收益的。 显然,商家绝对不会对大米之类的刚性消费品进行降价促销,一方面利润微薄,另一方面相关产品的促销对于销量的影响并不明显。不同于大米、食盐这些缺乏弹性的生活必需品,服装首饰等的需求量往往极易受到价格的影响。我们看到,恰恰是这一类——衣服、饰品、化妆品、家具等易受价格影响的商品,成为了“双11”促销的主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左右商家打折力度的是什么因素呢?动辄5折促销,商家不会亏损吗?这一问题可用“二级价格歧视”来解释。 所谓二级价格歧视就是按销售量定价,即通过对相同货物或服务的不同消费量索取不同的价格来实施。虽然价格普遍下降了,但是通过扩大产量和实现较大的规模经济,较低的单位成本仍能增加商家的利润,且低价格能吸引客户、带来回头客、促进二次消费等。 价格、心理激励,价格需求弹性,再加上二级价格歧视,这些成为了“双11”销量能够出现爆炸性增长的关键因素。 疯狂的担忧 第一,消费者透支消费。191亿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将是“侵略性和透支性”的影响,有不少消费者借此次机会将冬衣、年货都备齐了。要恢复元气甚至需要3个月或者更久时间。而且除淘宝天猫外,其他电商的销售额会大幅锐减,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会进入一个调整期。 第二,商家获利微薄。调查显示,虽然很多规模较小的淘宝店家在参与了五折促销活动之后,销售额达到了50万元的较高水平,但除去折扣、提成、人工成本以及前期准备阶段的费用,利润只有1000多元。 第三、对传统零售商的冲击。在传统零售业不断呈下滑颓势后,191亿这个数字无疑更加刺痛着它们。在当前的市场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