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歧异度.doc
生物歧異度
一、前言
最近幾年,筆者出席許多與生命科學有關的國際會議,尤其是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所支持的學術會議常有一個以「生物歧異度 (Biodiversity)」為主題,或與此相關的研討會。在分子生物學、生物技術、生化學、生理學及生態學方面的研討會中,生物歧異度的研究被引入成為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個人有此機會參與是項學術會議,獲得不少新知及觀念,很想藉機會分享同好,也讓國人對此研究領域有新的認識。生物歧異度的研究首先是由美國哈佛大學Prof. Otto Solbrig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Peter Raven 先生及歐洲的生物學家先後呼籲引起國際生物學術界重視,加上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環境部負責人Dr. Francesco di Castri之贊助,使生物歧異度的研究蔚為風氣.。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此主題被大家所重視呢?主要是因為地球上的生物正逐漸加速消逝中。這是由於人類對自然的衝擊所致。人類利用大自然的資源,已不能像過去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絕。事實上,吾人已發現地球上的許多生物已滅絕或瀕臨滅絕,有些已成為稀有種,長此以住,將來人類所要用的資源必當逐漸短缺,最終,導致人類不能生存。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然而,近年來,遺傳工程的快速發展及生物技術的一再創新,使生物種及資源的運用更加活絡。譬如說,在野生的品種中特殊的抗寒、抗旱、抗病蟲害及抗污染等基因之研究成為分子生物學家熱中的題目。我們也了解到這些突破性的研究實值上與生物的物種;基因及其變異的過程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造成與生物歧異度 (Biological diversity)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二、歧異度的界定
(一)定義
在生物的系統中在著不同的或不相似的特性個體,此謂之歧異的個體,其歧異的程度謂之歧異度。因此生物歧異度是在一個生物群的特性或生命的群體中產生變化。每個特異的群中如基因、細胞、個體、種、族群或生態系都不是只有一種的,至少是超過一種的。因此,歧異度是生命系統中最基本的特性,它的生物架構層次應該從分子層次到生態系。
近年來,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加以無情的掠奪、濫墾、濫用及破壞,使生物種日漸消失。種的消失,使人類面臨遺傳資源的喪失,亦喪失不同種互相間之相生與相剋作用,導致一個族群間的生物無法達到互相依存、互補的和諧狀況,最後使生態系功能喪失,進而失去其穩定及平衡。這個現象在熱帶雨林中特別顯著。近百年來,生物學家在熱帶雨林中發現不同的生物種,不同的遺傳基因型,及生物群聚,此導致錯綜複雜的生態系。但一百多年來,這些研究數據並無充分的被了解與保存,以致不知有多才少生物種,或基因不為人知地從大地消失。這種喪失是當令人遺憾與痛心的。
生物歧異度是受時間與空間而影響的。舉例言之,遺傳的歧異是由於單獨的個體經過時間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異質度 (heterozygosity)。或者說,一種生物族群之基因組 (alleles of a population)在特定的時間內因空間的變化而變異。甚至於此生物種之基因群因時間及空間的變化導致種的歧異出現。像這樣,由時間及空間導致的變異是很難測定的。
(二)歧異度的度量
歧異度的測定是相當困難及複雜的工作。歧異度可以分成兩個組成份子。它們可以在個體數目上的不同稱之豐富度 (richness)或龐雜度 (abundance),或他們可以形成相對的豐富度或相對的龐雜度,可以用兩個公式來度量:
Shannon-Weaver index
H1 =
Simpson index
Dr = , =種的相對龐雜度
在許多溫帶及寒帶地區,其陸生生物的豐富度是相當低的。在動植物相中,其分類是可以被接受的。其無脊椎動物及非維管植物如真菌,都是相當可計量的,但是對土壤裡的生物、細菌及病毒卻鮮為人知。然而,在熱帶地區,它們的歧異度卻是高的,其間有極大的差異。在此地區的昆蟲、土壤微生物、細菌、真菌及無脊椎動物數是難以計數的(di Casti及Younes,1990)。
在溫帶及熱帶的海洋環境中,吾人過去一直認為深海中沒有生物,可是,現在人們在深海中發現超過800種、100科及十二門的生物(phyla)(Grassle 1989)。六年前,黑海的底部還一直被認為無生物,其原因是硫化物的沈澱造成,但今天卻發現至少有16科的無脊椎動物。有一種新的物群叫 Picoplankton被發現,它的細胞只有1-4μ的大小 (Colwell,1984 )。在海洋的系統中,其生產力至少被低估一半以上,因為我們對海洋無知,且像 Picoplankton的所扮演的角色並不清楚。同時,吾人也缺乏可資利用的方法以了解像 picoplankton的生物,因此更精確的方法以了解歧異度是必須的。甚至於吾人對於野生種的遺傳歧異度的了解是有限的。
(三)生物歧異度的組成
所有生物的細胞,組織,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工电子技术(曹建林)全套PPT课件.pptx
- 《民宿文化与运营》课件——第四章 民宿建设.pptx VIP
- 2022版《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10KV配电箱验收流程及规范.docx VIP
- 污水处理厂BOT项目投标文件.doc VIP
- 2025届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 舒蕾上市谈判手册.docx VIP
- DB4103T 129-2021 产(商)品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规范.pdf VIP
- 七猫中文网投稿申请表.pdf VIP
- 《C语言程序设计 第4版》 课件全套 索明何 第1--8章 C语言程序设计入门---应用软件设计.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