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6n年8月3日武汉冰雹大风过程(湖北)题稿.ppt

2006n年8月3日武汉冰雹大风过程(湖北)题稿.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湖北空管分局气象台 主要内容 一、实况概述 二、物理量分析 三、雷达回波分析 四、小结和讨论 天气实况 天气形势 稳定度及其他资料分析 卫星、雷达资料的演变 利用常规高空探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学条件、物理量场诊断和遥感图像判识等方面,分析这次冰雹的物理成因和活动规律,力求加强对该类天气过程的认识,提高其预报准确率,尤其是机场短期趋势预报的准确率。 天气形势 天气形势分析 7月下旬500 hPa副热带高压与青藏高压间有一深的长波槽控制着华东地区,而“派比安”台风在南海东部地区,离中国大陆甚远。8月1~2日副高开始减弱东退(图1a),“派比安”逐渐向西北方向移动并于1日晚登陆,原本被副高阻挡的长波槽携带着干冷空气开始大举南下与台风外围强劲的东南暖湿气流交汇于湖北境内。700 hPa槽后冷平流的南侵较为明显,850 hPa上对应的则为台风外围的偏东南气流,武汉在暖中心边缘。2日武汉最高气温>32 ℃,14:00地面冷空气前锋已抵达湖北北部(图略),锋后的河南南部24 h降温6~8 ℃,表明冷空气较强。20:00 850 hPa(图1b)比湿等值线密集区位于长江流域,武汉附近的比湿梯度达到1 g/(kg?纬距-1)。此时正值地面冷锋过境,锋后较强冷空气激发了强露点锋上对流扰动的发生发展[9],从而产生强对流天气。 本次过程存的2个高能中心分别位于湖南北部和陕西南部,2日08:00这2个高能中心的K>35 ℃。随着冷锋的南移,2个高能中心于20:00在武汉附近合并成1个K>40 ℃的高能中心。7 h后武汉出现强雷雨天气,并伴有冰雹。 大气对流不稳定度Δθse(500 hPa-850 hPa)的负值中心最容易产生雷暴大风。2日08:00武汉处于Δθse(500 hPa-850 hPa)负大值区的外缘,20:00长江中游地区的对流不稳定度迅速增强,Δθse(500 hPa-850 hPa)负大值区逐渐南移,武汉正处于负值中心区域。3日08:00雷雨大风天气过后,武汉Δθse(500 hPa-850 hPa)减小到-8 K,大气层结趋于稳定。 8月2日08:00 700 hPa?流场和散度图上可见,湖北大部为偏北气流控制,表明干空气从中高层入侵。850 hPa上湖北中南部为副高西部的东南气流控制,呈气旋性弯曲,武汉处于辐合中心区中,有利于低层暖湿气流的水平辐合。这种高低空流场配置,形成了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激发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引发冰雹的产生。 从850 hPa逐12 h水汽通量演变(图略)可见,2日08:00开始,沿台风外围的东南气流,中国东南部至长江中游有中心值为40 g·s-1·hPa-1·cm-1的水汽通量大值区。从风场和水汽云图可追溯低层水汽来源于南海。这条水汽输送带的北端逐渐与冷锋云系相连时,在武汉西部沙市附近便开始生成一流云团,此椭圆白亮云团逐渐发展扩大,3日02:00发展成一个上风边界十分整齐光滑,下风边界有卷云砧的成熟超级单体,武汉位于这个超级单体的东北边缘。随着这个云团缓慢地向东北方向移动,武汉出现强对流天气,并伴有冰雹。 垂直速度场分析 2日20:00 700 hPa湖北南部到湖南中部大部分垂直速度为负值,在洞庭湖到沙市附近有-8×10-3hPa·s-1的负值中心(图3左)。300 hPa湖北的中东部地区有一西北-东南向的正速度带,武汉正好位于其南部(图3右)。这表明武汉、沙市等周边地区的低层为上升气流,高层为下沉气流,并且上升气流比较强劲深厚,凌晨出现的降雹区就发生在低层上升气流,高层下层气流区。 干侵入对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作用有多少? 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结论 结论 1)武汉的这次冰雹天气处在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中,而对流层上层干冷空气的侵入和“派比安”台风外围暖湿气流强烈辐合抬升是冰雹天气的触发机制。 2)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是由一个中-β超级单体造成的。强对流单体强度达55 dBz,具有典型的后侧V型槽口回波、弓形回波、阵风锋回波、弱回波区、中气旋和钩状回波等特征。 3)与中-β超级单体相伴的还有一中-α的飑线,飑线云体内有明显的干冷空气入侵,激发了强对流云体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暴雨。强回波区与多普勒雷达速度场上的逆风区、大风区和风辐合区相关。 一、实况分析 天气实况 武汉夏天常有雷雨,却罕见冰雹,最近两次冰雹时隔22年,1984年4月16日发生冰雹天气后,直到2006年8月3日清晨才再次出现冰雹。这次冰雹天气过程持续1 h多,并伴有龙卷风,有记录的最大风速达到17 m/s。武汉天河机场所在的黄陂区,3座高压铁塔被狂风吹“折腰”,多间民房被龙卷风损毁,多架航班也因此备降返航。 8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