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急症第一节 高热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学内容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治疗 其他疗法 按语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本病的概述和其他疗法。 掌握本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 重点:掌握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难点:掌握本病的辨证论治。 一、概述 1、定义:高热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常见急性症状,一般凡口腔体温超过39℃(或腋温39.5℃,肛温38.5℃)者为高热。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中医又称身大热、灼热、壮热、实热等。有外感、内伤之分,以外感高热多见。本节主要讨论外感发热的辨证及治疗。 现代医学的急性传染病、胶原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风湿病、部分恶性肿瘤、严重灼伤、中暑等引起的高热,可参考本节辨证治疗。 二、病因病机 本病可因外感风热、风寒,或因温邪、疫疠之气侵袭所致。 因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失宣,正邪相争,以致热蒸肌表;温热之邪在表不解,燔于气分、或内陷营血;疫毒之气侵袭人体,熏蒸脏腑、肌肤;或外感暑热之邪、内犯心包等,均可引起本病。 三、辨证论治 辨证 治则 处方 方义 操作 (一)辨证 主症:以口温在39℃以上为主症。具有发病急,病程短,口干渴,小便黄,脉数等证候特点。 (一)辨证 1.外感风热 高热有汗,微恶风寒,咳嗽,流浊涕,头痛,咽痛,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2.热入气分 高热面赤,大汗出,渴喜饮冷,尿黄,便结,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3.热入营血 高热夜甚,烦燥不安,或斑疹隐隐,吐血,衄血,便血,甚至神昏谵语,抽搐,舌红绛而干,脉细数。 4.暑热蒙心 肌肤灼热,面红耳赤,口唇干燥,渴喜饮冷,心烦,甚至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痉厥抽搐,舌红而干,脉洪大而数。 5.疫毒熏蒸 高热伴头面红肿热痛,咽喉肿痛溃烂,或丹痧密布肌肤,舌红苔黄,脉数。 (二)治则 清热泻火 取手阳明、督脉经穴、十二井穴为主。 (三)处方 主穴:大椎 曲池 合谷 十二井 十宣 配穴:外感风热者加鱼际、外关、尺泽;热入气分者加内庭、支沟;热入营血分者加中冲、内关、曲泽、委中;暑热蒙心者加水沟、太冲;疫毒熏蒸者加血海、膈俞、委中、曲泽。 大椎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曲池 人体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合谷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 十宣 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四)方义 大椎属督脉,为诸阳之会,总督一身之阳,能宣散一身之阳热;十二井、十宣皆在四末,清热泻火;三穴点刺,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曲池为阳明经合穴,配合谷清泻阳明实热。诸穴共奏疏解表邪,清热泻火之功。 加鱼际、外关、尺泽可清热宣肺利咽;加内庭、支沟通腑泻热;加中冲、内关、曲泽、委中清营凉血;加水沟、太冲清泻署热、开窍醒神;加血海、膈俞、委中、曲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五)操作 毫针刺,用泻法,大椎、十宣、井穴点刺出血。每日1~2次,留针30min。 透天凉、白虎摇头。 复式补泻手法——透天凉 1、操作方法 (1)在进针时,医者轻用押手。 (2)令病人自然地鼻呼口吸,随其吸气将针刺入深层(地部)得气。 (3)得气后,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 (4)再针提至中层(人部),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 (5)再将针提至浅层(天部),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此时,针下产生凉感,称为1度。如果针下未出现凉感,可将针1次下插至深部,再施前法。但一般不超过三度。凉感不论在地部、人部或天部出现,可停止手法操作。 (6)手法操作结束后,可随病人呼气将针缓慢拔出,不按针孔或者缓按针孔。 四、其他疗法 1.耳针法 取耳尖、耳背静脉、肾上腺、神门。耳尖、耳背静脉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余穴用毫针刺,强刺激,每次1min,每日1次。双耳交替使用。 2.刮痧法 取脊柱两侧和背俞穴,或颈部、腋窝、胸胁部及肘窝、腘窝等处。用特制刮痧板或瓷汤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至皮肤红紫色为度,每日1次。 3.穴位注射 取曲池、风门、足三里。选用柴胡注射液、或鱼腥草注射液,每次取2穴,每穴注射1~2ml。 五、按语 1.针灸有很好的退热效果,常常作为处理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应注意及时查明病因,对因施治。若疗效不显,则应及时采取其它(静脉注射、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综合治疗措施。 2.高热汗多者宜多饮糖盐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之品。 3.病案 杨某,男,35岁1976年4月28日初诊。主诉:头痛,发热1天。现病史:患者因夜间贪凉而翌日发病,头昏头痛,恶风寒而汗不出,继之发热,时流清涕,喉痒微咳,食淡无味,二便正常。检查:体温40°C,舌苔薄润,脉浮紧。诊断:感冒(风寒束表)。治则:疏风散寒 发汗解表。治疗:针大椎、风门、太阳、合谷。大椎针后加灸,风门加拔火罐,太阳,合谷针用泻法。治疗1次,汗出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刚砂地面施工方案全套.docx VIP
- GB50913-2013:医药工艺用水系统设计规范.pdf VIP
-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ocx VIP
-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更换(增加)施工方案 .pdf VIP
- 深圳市2019年度人才引进立户登记服务指南(简明版).pdf VIP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pdf VIP
- 2020年学而思-大升一七大能力活动测试(在线场).pdf VIP
- 2024年法考商经小金句-重点归纳.doc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SG111-1~2: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2008合订本).pdf VIP
- 2025年河南电信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