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闲情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渊明〈闲情赋〉.doc

愛情社會學/2013年春季/陶淵明〈閑情賦〉/孫中興/第 PAGE 17 頁 國立臺灣大學 開放式課程《愛情歷史社會學》 第十二講 梁山伯與祝英台 崔鶯鶯與張生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孫中興教授 教室:社會系館207室時間:2013年4月30日(二)2013年5月7日(二)【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 HYPERLINK /licenses/by-nc-sa/3.0/tw/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 HYPERLINK /licenses/by-nc-sa/3.0/tw/ 創用 HYPERLINK /licenses/by-nc-sa/3.0/tw/ CCHYPERLINK /licenses/by-nc-sa/3.0/tw/「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HYPERLINK /licenses/by-nc-sa/3.0/tw/」臺灣 HYPERLINK /licenses/by-nc-sa/3.0/tw/ 3.0 HYPERLINK /licenses/by-nc-sa/3.0/tw/ 版授權釋出】※因版權緣故,此開放式課程講義經過頁碼重新編碼及內容刪減,與上課影片所講述的頁碼和內容不盡相同,懇請了解。 梁山伯與祝英台文本故事多半假托在晉朝,可是現在可以發現的文本是引唐代的文獻,不過這個最早的文獻以失傳 後來文本的「畫蛇添足」內容正文孫註清翟灝《通俗編》卷三十七〈梁山伯訪友〉條引唐張讀《宣室志》云: 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肆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為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有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 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塚」。分別的兩年各自做了什麼?有否魚雁往來?為什麼會因為英台是女子而若有所失?山伯是同性戀?山伯為鄞縣縣令到病死相隔多久?「祝氏遂埋焉」並沒有說明是「主動跳入」還是「被動掉入」為何是「義婦」?英台並未許配給梁家!對於馬家而言,怎能稱為「義婦」?《寧波府志》〈逸事類〉 晉梁山伯字處仁家會稽少遊學道逢祝氏子同往肄業三年祝先返後二年山伯方歸訪之上虞始知祝女子也名曰英臺山伯悵然歸告父母求姻時祝已許鄮城馬氏弗遂山伯後為縣令嬰疾弗起遺命葬於鄮城西清道原明年祝適馬氏週經墓所風濤不能前英臺聞有山伯墓臨塚哀慟地裂而埋璧焉馬言之官事聞於朝丞相謝安奏封義婦塚《輿地紀要》卷十一〈兩浙東路慶元府〉義婦塚 eq \o(\s\up 8(在鄞縣西十里接待院之),\s\do 4(後及梁山伯祝英臺之塚也))明末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二十八卷〈李秀卿義結黃貞女〉一篇中的梁祝故事 又有個女子叫做祝英台,常州義興人氏。自小通書好學,聞餘杭文風最勝,欲往游學。其哥嫂止之曰,“古者男女七歲不同席,不共食,你今一十六歲,卻出外遊學,男女不分,豈不笑話。”英台道:“奴家自有良策。”乃裹巾束帶,扮作男子模樣,走到哥嫂面前,哥嫂亦不能辨識。英台臨行時,正是夏初天氣,榴花盛開,乃手摘一枝,插於花台之上,對天禱告道:“奴家祝英台,出外遊學,若完名全節,此枝生根長葉,年年花發,若有不肖之事,玷辱門風,此枝枯萎。”禱畢出門,自稱祝九舍人。遇個朋友,是個蘇州人氏,叫做梁山伯,與他同館讀書,甚相愛重,結為兄弟。日則同食,夜則同臥,如此三年。英台衣不解帶,山伯屢次疑惑盤問,都被英台將言語支吾過了。讀了三年書,學問成就,相別回家,約梁山伯二個月內可來相訪。英台歸時仍是初夏,那花台上所插榴枝,花開並茂,哥嫂方信了。同鄉三十里外有個安樂村,那村中有個馬氏,大富之家,聞得祝九娘賢慧,尋媒與他哥哥議親,哥哥一口許下,納彩問名都過了,約定來年二月娶親。原來英台有心於山伯,要等他來訪時,露其機括,誰知山伯有事,稽遲在家,英台只恐哥嫂疑,不敢推阻。山伯直到十月方才動身,過了六個月了,到得祝家莊。問祝九舍人時,莊客說道:“本莊只有祝九娘,並沒有祝舍人。”山伯心疑,傳了名刺進去,只見丫環出來,“請梁兄到中堂相見。”山伯走進中堂,那祝英台紅妝翠袖,別是一般裝束了。山伯大驚,方知假扮男子,自愧愚魯,不能辨識。寒溫已罷,便談及婚姻之事。英台將哥嫂做主,已許馬氏為辭;山伯自恨來遲,懊悔不迭,分別回去,遂成相思之病,奄奄不起,至歲底身亡。囑咐父母,“可葬我於安樂村口”。父母依言葬之。明年祝英台出嫁馬家,行至安樂村口,忽然狂風四起,天昏地暗,輿人都不能行。英台舉眼觀看,但見梁山伯飄然而來,說道:“吾為思賢妹一病而亡,今葬於此地,賢妹不忘舊誼,可出轎一顧”。英台果然走出轎來,忽然一聲響亮,地下裂開丈餘,英台從裂中跳下,眾人把其衣服,如蟬脫一般,其衣片片而飛。傾刻,天清地明,那地裂處只如一線之細,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