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哲学智慧》第十七讲:海德格尔与老庄2010课件.ppt
第十七讲 海德格尔与老庄 张志伟 2006年9月 一、海德格尔与老庄的“因缘” 二、“知其白,守其黑” 三、白天看星星 一、海德格尔与老庄的“因缘”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存在与时间》 《论真理的本质》 《艺术作品的本源》 《林中路》 《尼采》 形而上学(metaphysics) 本体论(ontology)=to on+logos =关于存在的理论 存在(Sein,Being) 存在:Being-to be Sein-zu sein 存在=去存在 =生成的境域 =生生不已的源泉 此在(人的存在)的本性 1、zu sein(to be):“去存在” 2、Jemeinigkeit:“向来我属性” 此在=始终处在去存在之中的个体存在者 =面对可能性筹划和选择自身 =可能之在 =自由的存在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存在 --可能性 --自由 --选择 --责任 牵 挂 Sorge是此在对于生存的承受和开展,本性上牵挂未来的可能性之在,不得不承受着“我存在且不得不存在”乃至“我存在且不得不能在”的负担,逃避能在而沉沦于世。 提前到死中去 向死而在 置之死地而后生 立足自身而在世 思想的“转向” 《论真理的本质》(1930) 《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 老子《道德经》 1、John Chalmers,英文,1868。 2、Reinhold v·Pl?nckner,德文,1870。 3、Victor v·Strauss,德文,1870。 4、F·H·Balfour,英文,1884。 5、C·de Harlez,法文,1891。 6、James Legge,英文,1891。 7、Paul Carus,英文,1898。 8、Joseph Kohler,德文,1908。 9、Lionel Giles,英文,1909。 10、Julius Grill,德文,1910。 11,Richard Wilhelm,德文,1911。 《庄子》 1、马丁·布伯根据Lionel Giles的英译本修订汇编于1910出版德文版《庄子》 2、卫礼贤(Richard Wilhelm)的德文版节译本《庄子》出版于1912年。 老子: 知其白,守其黑。 海德格尔: 那知光亮者,将自身隐藏在黑暗之中。 海德格尔1947年10月9日给萧师毅的短信 萧先生: 我时常想念您,并希望我们能尽早恢复我们的谈话,我思考您给我写下的引文(Spruch):? “谁能宁静下来,并源出自和通过这宁静将某物导向(be-wegen)道路之中,以致它能发出光明?” “谁能透过成就宁静而使某物进入存在(Sein)?” 天道。 衷心地向您致意! 您的: 马丁·海德格尔 1947年10月9日 写于小屋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道德经》第十五章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陈鼓应: 谁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而慢慢的澄清? 萧师毅: 谁能安定污浊,而逐渐使它变清? 海德格尔: 谁能宁静下来,并源出自和通过这宁静将某物导向(be-wegen)道路之中,以致它能发出光明?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陈鼓应: 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而慢慢的趋近? 萧师毅: 谁能鼓动寂静,而逐渐带给它生气? 海德格尔: 谁能透过成就宁静而使某物进入存在(Sein)? 帛书甲乙本均无“孰能”两字。因而可读作“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浊”与“清”相对,“安”与“生”相对,从浊到清,用的是静。从安到生,用的是动。浊者,不清,黑,混乱也。“孰能浊以静之徐清”――以静致动,使黑变成白,使混乱的东西清晰,以静的功夫澄明混浊。安,静者,死也,黑也。生,生成,动也。“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以动致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妇产科课件—早期妊娠手术流产围术期女性生育力保护中国专家共识.pptx VIP
-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可打印(8篇).docx VIP
- 宗教学纲要复习资料汇编.docx VIP
- 2025年新高考数学复习突破讲义:排列组合(含解析).pdf VIP
-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可打印(10篇).docx VIP
- 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案例分析.pptx VIP
- 英飞凌:2025年GaN功率半导体预测报告.pdf VIP
- 平台钢结构计算书.doc
-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可打印(12篇).docx VIP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