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ppt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三种形态: 形态 地位和发展 1、外国资本主义 2、官僚资本主义 3、民族资本主义 是相对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是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主义经济。 特点是自由开放,具有侵略性。 是中国最早的近代企业,产生于鸦片战争后,建国后被没收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它在中国近代经济中比重不大,但控制着中国经济命脉,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三种形态: 形态 地位和发展 2、官僚资本主义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它凭借国家政权力量,对内与封建主义勾结,对外依赖帝国主义,具有买办性和封建性。 产生较晚,主要是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形成的(也包括1860后晚清、民国时期建立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代表是四大家族。抗日战争时期膨胀,解放战争时期达到顶峰,建国后被没收改造为社会主国营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的进步的重要因素。 半殖半封社会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三种形态: 形态 地位和发展 3、民族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由民间投资经营的资本主义经济,是相对于官僚资本而言的。 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历经曲折发展,在三大改造中被改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近代中国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但始终在夹缝中求生存,具有“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畸形”(地区不平衡、行业不平衡、次要地位)的特点,在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夹缝产生 19世纪末: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前期:较快发展 抗日战争:日益萎缩 解放战争:陷入绝境 建国后:获得新生,改造为公 消亡 一战后:迅速萧条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条件或原因:(背景) 历史: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 (注意:近代民族工业并不是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1)鸦片战后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洋务运动的诱导 (3)外商企业的刺激 鸦片战争后开始在通商口岸出现,是中国最早的近代企业; 1895年《马关条约》后取得合法地位,迅速发展。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沿江地区 (1)代表企业: (3)途径 ①手工工场引进机器,转变为近代工业企业; ②中小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华侨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1866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1873陈启源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a.交通便利; b.受外国侵略早,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较早。 c.经济基础好; d.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影响: ①经济:出现新的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②政治:促使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无产阶级19世纪四五十代最早产生在外商企业中,比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要早); ③思想: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 二、初步发展: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 1、原因 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民族危机加深,“设厂自救”、“实业救国”热潮高涨。 ——客观条件 ——主要原因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荣宗敬论述过“实业救民御侵略”思想,有人认为他们找到了救国的正确途径。你认为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业的道路能救国吗?为什么?有何启示? 不能! 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获得民族、国家的独立。 启示:民族工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初步发展: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 :企业数、资本额、速度;著名企业 创办人 地点 张謇 江苏南通 荣宗敬、荣德生 江苏无锡 周学熙 河北唐山 名称 大生纱厂 保兴面粉厂 启新洋灰公司 2、表现 ①形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3、影响 ②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促进新生产方式的发展,推动中国近代化; ③壮大新阶级的力量(资、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重大政治斗争、思想文化的变迁奠定了阶级基础。 三、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民国初年 (1912—1919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软硬实力与经济发展的函数关系傅军)课件.ppt
- 软笔书法的发展前景课件.ppt
- 软计算-10课件.ppt
- 软饮料PPT课件.ppt
- 软饮料工艺学课件.ppt
- 轴向拉压课件.ppt
- 轴承1课件.ppt
- 轴承删减版课件.ppt
- 轴承发展史课件.ppt
- 轴承基础知识超齐全课件.ppt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