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遥感物理31课件.ppt
* 第三章 土壤和冰雪遥感 遥 感 物 理 第一节 土壤二向反射特性 √ §3.1.1 几何光学模型 §3.1.2 辐射传输模型 §3.1.3 经验模型 几何光学模型 土壤表层可以看成由许多微小颗粒组成,在一定光照条件下,颗粒本身和颗粒之间相互遮蔽,形成一定的阴影区域;同时对于不同太阳入射方向、不同观测方向,视场内的光照区域和阴影区域的面积和比例不同,因而所测量的反射率也就不同。 从这种研究角度出发推导出来的土壤二向反射模型就是几何光学模型。 1/6 2/6 在几何光学模型中,土壤表层颗粒大小、几何形状及其相对位置都对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颗粒大小决定了截获光线的多少 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决定了光影面积在各视向上的分配。 利用土壤表层颗粒大小、几何形状及其相对位置等可以计算粗糙度 Cierniewski模型 将土壤粗糙表面设想为一些相同尺度的球体,规则地分布在一个斜面上。其中球体直径为φ,相邻球体间距为d,斜坡法线的天顶角为γ。 只考虑太阳直射光,并假设传感器垂直下视: 3/6 定义粗糙度因子:RFm=As/Au 其中垂直下视时球的投影面积 As=πφ2/4 单元面积: Au=d2cos? ? ? SⅠ SⅡ dcos? d 阴影 d与RFm的关系 4/6 另一部分是由于球体SⅠ遮挡,在球体SⅡ上产生的阴影,其水平投影面积定义为Aas 。 进而我们可以定义阴影系数: 在面积单元内(右图长方框),为计算总的水平投影阴影面积,我们将其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右图绿色)包括球体SⅠ上自身的阴影及其在斜坡上的投影所产生的阴影,其水平投影面积定义为Aos 。 d φ SⅠ SⅡ 阴影: Aos Aas dcos? 5/6 通过对投影平面的分析,可以用一系列三角函数关系和坐标方程来解算Aos和 Aas,并最终计算阴影系数SCm。 Cierniewski模型的几种考虑: 前向倾斜与后向倾斜 稀疏条件(颗粒间距离足够大,Aas=0)与浓密条件 传感器的垂直观测与倾斜观测 什么情况下SCm=0、1? 不考虑多次散射过程 6/6 计算出阴影系数SCm后,Cierniewski认为可以一个指数形式来计算同一种类土壤(平滑、干燥)的反射率: βλ = a exp(bSCm) 其中常数a、b与土壤种类有关,a为正数,b为负数。 根据实际野外测量计算土壤反射率的顺序是: 根据土壤类型,经验判断土壤颗粒平均直径φ 利用相机垂直拍照并放大,分析相片,计算所有土壤颗粒面积之和与区域面积的比例,即粗糙度因子RFm 根据φ、RFm计算土壤颗粒间距d 根据太阳和传感器方向、斜坡角度、φ、d计算阴影系数SCm 计算土壤反射率βλ,由于SCm的值与方向有关,所以得到的反射率是二向反射率 b 为什么是负数? 第三章 土壤和冰雪遥感 遥 感 物 理 第一节 土壤二向反射特性 §3.1.1 几何光学模型 √ §3.1.2 辐射传输模型 §3.1.3 经验模型 辐射传输模型 辐射传输模型是通过辐射传输理论对土壤中的辐射场分布进行描述,进而推导出土壤二向反射特性的物理模型。土壤辐射传输模型所采用理论与大气和植被中的理论相似,其中一个不同点在于土壤可以看成是半无限的介质,即来自下界的辐射为零。 在辐射传输模型中有 3个基本参数,即消光系数、单次散射反照率及相位函数,能否将它们表达为目标物理参数的函数,是辐射传输理论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1/10 密实散射体中的辐射传输 辐射传输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体散射效应的计算,因为它比波解析理论简单,但同样可用于多次散射效应的计算。 一般讲辐射传输方程的应用前提是每个散射体对电磁波的散射彼此独立,即满足远场条件。此时群体的消光系数、散射系数与散射体的体积密度成线形比例关系。然而密实散射体不满足这一条件,如土壤、冰雪等目标。 2/10 3/10 散射体对电磁波的散射彼此不独立 密实散射体不满足远场条件 4/10 考虑密实散射体时,可以从波解析二阶矩方程(Maxwell方程)出发获得形式上与经典辐射传输方程一致的结果,然而此时的消光系数、散射相函数、单次散射反照率已有本质的改变。 比如散射相函数就需要附加一个修正项,增加散射体的密实程度,将造成散射强度角度的再分配,尤其会抑制前向衍射主瓣,导致前向散射受到强烈压制。 当粒子尺度相比波长大得多时,密实散射影响几乎消失,独立散射近似成立。 相干后向散射 相干后向散射是解释密实散射体热点效应的一种新理论,它与阴影效应所产生的热点效应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干后向散射就是准直直射辐射经过相同的散射路径却以相反方向行进的散射波。 5/10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