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能力测试(人民版必修3).docVIP

2015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能力测试(人民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能力测试(人民版必修3).doc

专题检测(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材料可见(  )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 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 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渔网 答案 C 解析 造纸术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D项对材料的理解太片面,只有C项符合材料的主旨。 2.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 D.装订书籍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反映出书籍的价格下降,与价格下降有关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15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 3.(2014·临沂一中质检)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D.明代及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答案 D 解析 火药武器在中国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因为作者生活于明代,此时火药武器已经普及,所以并未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故B、C两项错误。A项材料没有反映。 4.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虽是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但化学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农业技术高度发达,但是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农业等领域的成就表明①②正确。物理成就不多,生物学理论和化学成就不突出的例子说明③正确。 5.“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毫无意义 B.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C.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 D.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案 B 解析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日益腐朽,严重阻碍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6.《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 ②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③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毫不可信 ④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字发明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仓颉创造文字的时候,天上落下粟米,鬼在夜里啼哭。分析各选项,②④项正确,第①项错误,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不能表明材料中的“书”为甲骨文;第③项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风俗习惯等很重要的文献资料。 7.“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答案 C 解析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说明中国有统一的文字,统一的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8.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了距今5 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人最早应是秦朝人 答案 D 解析 玉、青铜方鼎、小篆同出现于一个墓葬中,因而判断本题正确年代时应以出现时间最晚,即距今最近的文物确定该墓葬的年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文字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