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限时规范综合训练 [温馨提示] 古诗鉴赏题考场用时10分钟左右。做题前,先把诗歌至少细读三遍,直至读懂,这个环节约5分钟;作答时看清题意,因分赋点。答题要有层次,角度相对丰富。下面的训练以三首诗为一组,每组用时30分钟。综合训练6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对雪①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答案 CE解析 C项“‘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E项“壮志难酬”错误,诗歌中没有体现。(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注]崔 峒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注 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其时,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诗题中“韦使君”指韦应物。(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诗句是说作者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B.“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这一句是说作者如隐者般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C.前两联写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D.颈联运用了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潜,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雅洁。E.最后一联写作者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收到。答案 AE解析 A项“作者不务政事”曲解诗意,根据注释信息可知,作者当时任潞府功曹这样的闲职,作者只是无政事可做。E项对最后一联有曲解,最后一联是作者的诉苦,是埋怨自己上书,君王却不能赏识自己。(2)诗歌题目中有“书情”二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率意而为的自在闲适之情;②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羡慕之情;③自伤不遇,对君王的怨恨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怀故人谢 朓芳洲有杜若①,可以赠佳期。望望忽②超远,何由见所思?我行未千里,山川已间之。 离居方岁月③,故人不在兹。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 安得同携手,酌酒赋新诗。注 ①杜若:香草名。②忽:渺茫遥远。③岁月:正月,春天来临。(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本诗开篇由芳洲杜若起兴,念故人、盼佳期、拟赠芳草,把思念之情衬托得十分美好。B.三、四两句,先用叠词“望望”,再以“何由”来反问,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心情的迫切。C.最后两句畅想与友人携手共处、酌酒赋诗的欢乐情景,表现了诗人不羡名利的高雅志趣。D.本诗与《涉江采芙蓉》都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语言质朴,情致美好,意境清幽、高雅。答案 C (2)“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这两句诗将思念用夜色加以映衬,显得格外动人,而且富有画面感。请展开想象,描述这一画面,注意与原诗意境相符。80字左右。(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清凉的夜风徐徐吹来,轻轻地拂动帘幕,仿佛故人推门而入,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届二轮 圆锥曲线 专题卷.doc
- 2017届二轮 基因的本质专题卷(全国通用、).doc
- 2017届二轮 基本理论 专题卷.doc
- 2017届二轮 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
- 2017届二轮-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卷.doc
- 2017届二轮-专题七 近现代西方的科技与文化 专题卷.doc
- 2017届二轮-专题三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技的辉煌 专题卷.doc
- 2017届二轮-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卷.doc
- 2017届二轮-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专题卷.doc
- 2017届二轮-专题五 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 专题卷.doc
-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三章 古诗鉴赏-读懂为要赏析为妙 综合训练7 Word版含答案.docx
-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学案2 Word版含答案.docx
-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学案3 Word版含答案.docx
-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学案4 Word版含答案.docx
-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对点专练2 Word版含答案.docx
-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对点专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
-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对点专练4 Word版含答案.docx
-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微案1 Word版含答案.docx
-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综合训练3 Word版含答案.docx
-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综合训练4 Word版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