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之鉴赏诗歌形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之 鉴赏诗歌形象 学 习 目 标 1、了解考纲和考点; 2、了解诗歌形象的类型; 3、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技巧。 4、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分析形象型答题模式。 考 纲 解 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古典诗歌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在鉴赏诗歌时,只有了解了诗歌所塑造的形象,才能准确评价其内容,深入领会其感情。因此,高考常常以“形象鉴赏”为切入点,来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其考查内容主要有: 1、对形象的识别及对其特征的把握; 2、对画面内容的再现及对其作用的分析; 3、对意象及其寓意的把握; 4、对形象及其社会意义的评价。 诗歌鉴赏途径 1、论世知人,通解文字。 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人物形象类训练 2.(2010·长沙联考)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 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鹊 桥 仙 (宋)陆 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陆游《鹊桥仙》中“渔父”的形象和柳宗元《渔翁》诗中“渔翁”的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两首作品表面上是写渔父(渔翁),实际上都是自己的咏怀之作。两个形象都远离红尘,追求高洁的境界。 人物形象类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深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简析这首诗是如何描写读书人的形象的。 答:借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第一句写室内氛围,第三、四句写室外夜景。诗人独坐书床 ,灯下苦读,不知不觉已经深夜,更声都没有听见。门外,不知不觉中,雪已经停了,一弯残月挂着半山,一溪流水已经 成冰,暗示时间推移,诗人夜读之专心。描写出一个孜孜不倦的读书人形象。 解答分析: 分析人物形象借助诗歌中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体会作品主人公鲜活的形象,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感情。 解答步骤: (1)分析描写,概括情节。 (2)写出人物形象。 (3)分析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 高考题选作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2012、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忘我的诗人形象。 9.“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2012、江苏卷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落空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人物形象类训练 P108 【演练体悟】 《访隐者》 【对点直练】 《菩萨蛮》 第 二 课 时 命题模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这首诗写了怎样的特征? 高考题选作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 2012、上海卷)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