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理分析应用-ceci.org.tw.doc
SWMM模式Extran模組於水理分析的應用
陳柏伸
摘 要
暴雨經理模式(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簡稱SWMM)係由美國環保署於1969-1971年所發展之模擬都市地區漫地流及管路系統之水理及水質模式,之後並陸續更新修正,目前已發展至1999年之EPA SWMM Version4.4GU。隨著電腦科的進步以及模式功能的增長,SWMM於水理分析上已不再侷限於管路系統之模擬,舉凡河川水力學、滯洪池調洪量乃至於平原及街道之淹水情形,在明確的工程配置、水文條件以及地形資料下,皆可作出完善的分析結果,僅待實驗或現場數據校正以求更加逼近現況。以下擷取個水理分析之案例供參考,希望能藉此達到拋磚引玉之效,使SWMM於水利工程上能達成的分析功能更上層樓。
SWMM模式Extran模組之建立係根據變量流動波理論,以連續方程式及動量方程式守恆之一維聖凡南(Saint Venant equation)為基礎,並依水流流程之特性將模式分成地表逕流與幹線傳輸兩部分。地表逕流之模擬係利用運動波概念,演算在人孔處匯入排水幹線之水流歷線;幹線傳輸模式則利用顯性差分法演算排水幹線中各斷面位置之水理資料及溢出各人孔之溢流量。
Extran模組滿足下列兩方程式︰
動量方程式
連續方程式
式中
Q:流量。 Sf:摩擦損失坡度。
A:流體通過之斷面積。 S0:管涵底坡度。
y:水深。 g:重力加速度。
x:流向之座標。 q:單位長度側流量。
由於上述兩方程式屬於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式,求解不易,故於實際應用時,多依問題所需做適當之簡化。
SWMM模式為適應各種雨水下水道排列情形,採用 LINK-NODE之觀念來處理解法,即在管線(LINK)中滿足動量方程式,在節點人孔(NODE)處滿足連續方程式。將動量方程式改寫為
式中 V : 管線中流速;
H : 水頭;
二式可寫成差分方程式,再以修正之尤拉法 (Modified Euler Method) 解得某一時段每一環節之流量及水頭。
為確保Extran在演算過程中的穩定性必須嚴格限制演算時間間隔△t,△t限制條件如下:
. 管線(links)
可蘭(Courant)條件
式中 △t :演算時間間隔;
L :管線長度;
V:流速;
g:重力加速度;
D:管線深度或圓管直徑。
. 節點(nodes)
式中 △t :演算時間間隔;
Y :管線內之水深;
n:第n個演算時間;
As:人孔內之面積;
Q:管線內之流量。
3. 模式應用範圍
適用雨水下水道複雜的水理現象,能涵蓋迴水影響、抽水站抽水、調洪池蓄水溢流、水工結構物、下水道合流及分流現象、滿管、人孔溢流等均能處理。已廣泛應用於台北市區之雨水下水道系統檢討,並經驗證對於淹水現況再現及改善方案模擬,均可獲致良好之成果。
在結果展示方面,SWMM可將計算分析結果匯出為圖片檔案,或以資料格式匯入至Access、Excel、dBase及Foxpro等資料庫或試算表中,並與ArcView、ARC/INFO及MapInfo等常用地理資訊系統(GIS)相結合。除此之外,亦提供管線縱剖面檢視功能,使用者可選取特定管線,觀看水位之縱剖面水位動態變化,亦可提供各管線及節點人孔水位、流量及流速之時間歷線繪圖功能。SWMM模式原本為應用於一維管網系統之水理分析模,欲推廣應用於不同之水利工程模擬,若、水文條件以及地形資料完善,便可在SWMM下設定近似於現況條件之分析系統。而最困難之部分乃在於不同工程設施控制條件之假設,以及假設相關控制條件之參數設定,通常即為能量損失參數。以下擷取個水理分析之案例,包含河川一維水理分析、滯洪池調洪量分析以及下水道結合街道淹水模擬,說明如。
與常用之河川一維水理分析模式(如H-2或其改良版本 H-RAS)之差異主要在於斷面資料之輸入不同,且河川一維水理分析模式針對常用之水工結構物如橋樑、涵洞、攔河堰等有特別之分析方式,而在則必須經由查表估算能量損失以求得相似之分析結果。
1. 系統建置
本次水理分析在模擬基隆河中山橋附近之流況,首先便是建立分析範圍基本系統,SWMM提供圖形匯入介面以作為系統建置時之線形依據,如圖所示。基隆河橫斷面資料採用民國88年實測資料,並整理為H-2模式所使用之地形資料檔匯入模中,在此擷取第19號斷面匯入後之斷面形狀如圖所示。
參數設定方面,包含河道長度、高地之定義、高地與主深槽曼寧摩擦係數n之設定、斷面收縮擴張損失係數等基本資料之設定與H-RAS之設定並無不同,但若需模擬水工結構物則必須先行估算水流通過該結構物時可能產生之能量損失,再換算為河道之進出口損失係數以輸入模式之中。邊界條件可自行設定合理之出口水位條件以及入流量,若模擬較大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