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水h兴利保发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新十八谈 命脉篇 丰水兴利保发展 泽 原   (一)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很少有哪一种资源像水一样,对人类文明进程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一个常识: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煌煌五千年文明,因水孕育,受水滋养,随水奔腾,与水共存。   几千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水不仅是生命的摇篮,文明的根基,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社会和谐与进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水利兴而百业旺,水利兴而天下定,水利兴而人心稳。   (二)为政之要,其枢在水。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水利兴而后天下可平”……在古圣先贤眼中,水之利害,关乎社稷安稳、国之气运。   回望过去,兴水富民、兴水强国的事例灿若星河;披览史书,因水利废弛、水旱灾害频繁,引发的社会动荡乃至改朝换代不胜枚举。   (三)日月运转不止,江河奔流不息。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利内涵不断丰富,功能逐步拓展,领域更加广泛,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将水利提升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   近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加强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为农业现代化、现代产业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水利建设任务艰巨,要求更高。   (四)河南是全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水利事业发展具有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纵贯南北,水利枢纽地位极为突出。   建设全国重要经济增长板块,水利是不可分割的保障体系;打造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水利是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走好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水利是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水利建设使命崇高,责任更大。   (五)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坚强保障,已成为事关我省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发展河南水利,要站位全局、拓展境界、与时俱进,从国家层面来认识河南水利工作的极其重要性,增强大水利的意识,形成大水利的规划,创建大水利的格局,集聚大水利的合力。   (六)历史推动着水利的发展,时代呼唤着水利的发展,人民企盼着水利的发展。重任在肩的河南水利,承前启后,锲而不舍,以务实重干、发展为民的精神、气势与韧劲,在不断提高水利支撑保障能力的道路上砥砺奋进,谱写出一幅幅盛世治水的磅礴画卷——   水利孕安澜。2361座水库星罗棋布,130条骨干河道得以治理,1.63万公里干支流河道堤防重新加固,防洪减灾的骨架初步形成。黄河多次在河南境内决口、改道,“平地行舟”、“赤地千里”的悲剧不再上演;淮河流域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十年就有九年荒”的惨景一去不返。   水利保粮丰。建设了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621万亩,保障了粮食生产连续七年超千亿斤。以全国1.42%的水资源量,生产了10%的粮食,养育了全国7.7%的人口。   水利促发展。“人工天河”红旗渠烛照青史,小浪底水利枢纽造福百姓,南水北调工程润泽中原,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江河成网,水系连通,犹如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为城乡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   水利惠民生。2.3万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大功告成, 2898万乡亲告别吃水难;16.2万丹江口库区移民和谐迁安,旧貌换新颜; 3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得以治理,荒山披绿,源清水秀。   一座座“长虹”凌空飞跃,一条条“巨龙”逶迤向前,一个个民生水利工程润泽山川……“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宏大构想,逐步在中原大地开花结果、落地生根。   (七)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尤长。我省水利发展虽然令人鼓舞,但仍需头脑清醒,常怀忧患——   水旱灾害频繁仍然是我省的心腹大患。从历史经验看,我省大约5到6年一次大旱,4到5年一次大水,60年左右发生一次特大干旱和特大洪水,此旱彼涝,旱涝交错,“75·8”特大洪灾,1986年~1988年大面积旱灾,至今让人刻骨铭心。   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如果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一满杯水的话,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过是一个杯底,而我省的人均水资源仅仅是杯底的1/5。更为严重的是,我省44.4%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已威胁到城乡饮水安全。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

文档评论(0)

zzabc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