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工业现状与展望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电力工业现状与展望 一、电力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电力行业“十一五”发展成就巨大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电力工业在电价机制调整不到位、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电力发展规模、能力、装备水平均已居世界先进行列,一些技术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1、电力工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1)电力投资进一步加大 2010年全国电力投资达到7051亿元。“十一五”累计投资达到32020亿元,其中,电网投资14747亿元,电源投资17274亿元。其中,电网投资占电力投资比重为46.05%;水电、核电和风电等清洁发电投资为8507亿元,占电源投资的49.25%。 (2)发电装机持续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国装机累计增长86%,年均增速超过13.22%,从2005年末的5.2亿千瓦发展到2010年的9.6亿千瓦,年新增装机超过9000万千瓦,其中2006、2007年新投产装机均超过1亿千瓦,与“十五”末比较、“十一五”装机规模接近翻番。 (3)电网网架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增长74.5%,公用变设备容量增长134%,分别从2005年末的25.4万公里、8.43亿千伏安发展到2010年的44.3万公里、19.74亿千伏安。 (4)用电水平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从2005年的2.48万亿千瓦时增长到2010年的4.19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1%。人均用电量从2005年的1632千瓦时/人年,提升到2009年的2742千瓦时/人年。 (5)电力供需紧张局面基本缓解 目前,除局部地区受电煤供应紧张、水库来水偏枯等随机性因素影响,出现个别时段电力供应偏紧外,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个别省区略有富余。 2、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1)清洁能源发电比重进一步提高 2010年底,水电装机容量2.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22%。核电装机容量1082万千瓦,在建施工规模(26台2914万千瓦)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容量连年翻倍增长,并网装机容量3107万千瓦。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由2005年的24.2%,上升到目前的26.5%。 (2)火电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关停小火电1100万千瓦,“十一五”累计关停7210万千瓦,提前超额完成关停任务。截止2009年底,全国在役火电机组中,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重由2005年的不到一半,提升到目前的70%以上。60万千瓦及以上清洁机组占火电机组比重达到34%,其中在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已经达到33台,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 (3)电源布局调整步伐加快 西部和北部能源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电装机增速下降。“十一五”期间,能源资源丰富的西北、华中、华北地区的装机容量分别增长了 119.5%、84.4%、99.6%,华东地区仅增长64%,电源地区布局逐步得到优化。 (4)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显著提升 特高压、跨大区电网、区域和省级电网主网架、城乡电网建设统筹推进,电网结构得到改善,电网资源配置能力不足和“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不断提高。 特高压交、直流示范工程投入运行,750千伏成为西北电网主网架,500千伏成为各省级电网主网架,直流输电线路总长度和输送容量跃居世界第一,电网大范围、大规模、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大幅提升。2010年全国跨区跨省交易电量达到5000亿千瓦时左右,比“十五”提高近90%。 3、绿色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1)供电煤耗率进一步下降 2010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335克/千瓦时,低于2006年的美国(356克/千瓦时)、澳大利亚(360克/千瓦时),较2005年下降35克/千瓦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电网线损率进一步下降 2010年全国电网线损率6.49%,低于2007年的英国(7.4%)、澳大利亚(7.5%)、俄罗斯(11.85%),接近美国(6.38%)水平,比2005年下降了0.72个百分点,居同等供电负荷密度条件国家先进水平。 (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或排放绩效大幅降低 2010年,全国电力二氧化硫排放926万吨,比2005年降低约29%,提前一年完成国家“十一五”电力二氧化硫减排目标(951.7万吨);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2.7克/千瓦时,实现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比美国2009年低0.7克/每千瓦时。 (4)绿色能源替代成效显著 “十一五”前四年新增绿色能源发电量5337亿千瓦时,相应减少煤炭消耗1.85亿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9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96万吨。 4、电力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1)发电技术取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