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题1电脑架构的概论.doc
主題1: 電腦架構的概論
主題說明:
電腦架構的概論將介紹學生了解電腦的主要部分包括了: 輸入、輸出、記憶、存貯、處理、軟體和作業系統等觀念。
教材及參考資源:
可以將電腦硬體分開作說明;或建議以不同的類型的電腦和作業系統來介紹。以電腦的廣告傳單做為教材,或以一臺能上網的電腦作為研究課題。
教學目標:
學生的學習目標 評量方式 學生將能學會以下各點: 1、明確了解電腦的各主要部分所扮演功能。 動手操作
書面報告 2、列表說明電腦專有名詞及其定義或功能。 書面報告 3、描述電腦的各主要部分之間如何互動。 動手操作
書面報告 4、當購買一臺家庭用的電腦需要考慮的問題。 書面報告
評量建議: 動手操作 50% 書面報告、測驗、提問 50%
大綱說明 項目 課程活動 1、電腦專有名詞 認識和定義電腦與電腦元件相關的專有名詞 2、認識硬體元件 儘可能提供每名學生有機會拆解一部舊型的電腦、讓學生認識各組成的部分元件。 3、認識軟體元件 討論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的功能。 4、說明電腦的各主要部分之間如何互動 讓學生當成戲劇的角色由學生來表演硬體或軟體的元件。利用劇本描述互動的行為,老師則提供資料使整個系統執行運作。 5.購買電腦 讓學生找出電腦商品的廣告單或網路資料。使列出至少三種個人電腦商品的優點及缺點來加以比較。
主題2: 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
主題說明:
這個主題在於了解邏輯性問題解決的基本步驟,包括問題陳述、探討、規劃、程式編寫、測試和驗證。所需的工具如流程圖(flowchart), UML、和N-S 圖等。
教材及參考資源:
一種程式語言;建議具有互動式的操作環境。
教學目標:
學生的學習目標 評量方式 學生將能學會以下各點: 1、列出並解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步驟。 書面報告 2、藉由問題解決的處理方式來解決問題 書面報告 3、藉由使用標準的工具來呈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書面報告
動手操作 4、判斷是否可以利用指定的演算法來有效地解決陳述性的問題。 書面報告
評量建議: 書面報告、測驗、提問 80% 動手操作 20%
大綱說明 項目 課程活動 1、解決問題的過程 給學生簡單的問題加以解決。讓他們寫下解決每個問題的過程。最後定義一般性問題的解決方法。 2、瞭解問題 (分析) 給學生幾個問題思考。其中有些含蓋所有的細節,其他則故意不盡詳細。對於細節詳盡的問題,學生會重複問題的敍述,並思考得知包括輸入、輸出、規則,和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係。,3、探索問題:問題的表示,解決問題的方法及策略 學生使用各種表示法(如:樣式、方格、圖表、) 來瞭解問題本身。探討使問題簡化的方法,可以藉由考慮特殊情況,4、問題設計 學生使用設計方法的理論(如:自上而下,由下而上,或採二種併用) 針對問題去不斷的思考,並提出演算法則。使用標準的工具來表示演算法則。 5.問題與資料 使學生評估問題並判斷如何使用資料才能導致正確結果。 6.正確性的解法 使學生執行結構化的演算方式以解決問題,並依照需要予以確認是否正確。 並採交換的方式相互驗證。 7.程式編寫和測試 如果可能的話,讓學生寫程式來確定是否問題能如預期的解決。 8. 重新評估和細化 讓學生了解錯誤的地方並經由一再的應用提出修正。 9. 討論結果 學生提供他們的書面報告並與其他同學互相分享成果。
主題3: 電腦網路基本的組成
主題說明:
網路基本的知識將介紹電腦如何互相溝通。學生將熟悉電腦網路中的基本觀念,包括伺服器、檔案保護、佇列、路由的通信協定,緩衝區塊、共享資源和容錯忍(fault-tolerance)。電腦安全和協議也將一併討論。
教材及參考資源:
自行決定
教學目標:
學生的學習目標 評量方式 學生將能學會以下各點: 1、列表說明網路專有名詞及其定義。 書面報告 2、說明電腦要連上網路所需的硬體 書面報告 3、設定電腦使可連接到網路上。 動手操作 4、5、 書面報告
評量建議: 動手操作 70% 書面報告、測驗、提問 30%
大綱說明 項目 課程活動 1、專有名詞 學生定義網路的意義以及各種網路用的專有名詞。 2、資料傳送 利用網路架構的模式,讓每名學生扮演連接于網路上電腦的角色,讓A學生經由網路送一個物件 (資料)給B學生。探討B學生是如何知道,資料是屬於他的。如果要第一位學生經由網路傳20本厚重的書,他可能一次傳20本嗎?解釋封包的概念。 3、資料碰撞和系統故障 繼續上述的情況,若有第二學生同時試著去傳送資料,必然導致碰撞。這如何去避免?
若有一名學生他的手受了傷,不再經由他傳送資料。討論目前網路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