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报告-裕隆汽车组织精简,成功抢回市场.ppt

人力资源管理报告-裕隆汽车组织精简,成功抢回市场.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力资源管理报告-裕隆汽车组织精简,成功抢回市场.ppt

人力資源管理報告- 裕隆汽車組織精簡,成功搶回市場 目錄 前言………………………………………………1 裕隆的企業文化…………………………………3 裕隆汽車歷史……………………………………4 廠辦合一,流程改造,推行差異化策略,提升產品品質…………………………………………………7 裕隆企業的swot分析……………………………8 國產汽車市場佔有率轉變………………………12 汽車市場佔有率轉變(1991~1998年)……………13 QA………………………………………………14 結論………………………………………………21 工作分配表………………………………………23 前言 裕隆企業集團創辦人嚴慶齡先生偕同夫人吳舜文女士,本著工業報國的理念,於1951年創設台元紡織公司,從事棉紡及織布事業,參與建立台灣民生工業的先河。1953年設立裕隆汽車公司,從事汽車的生產和銷售,投入資本與技術密集的汽車工業,引領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1969年復成立中華汽車公司,生產供應商用車,加速振興國家經濟的發展。如今,台元紡織公司、裕隆汽車公司及中華汽車公司,成為本集團成長茁壯的三大核心公司。 歷經數十年來的耕耘,以及長期致力於自主研發能力的培養,本集團在紡織與汽車事業方面奠定了相當基礎。旗下兩家汽車中心廠結合關鍵零組件廠、行銷售服體系及週邊服務事業,構建了完備產銷價值鏈的競爭優勢,更拓展至大陸地區及海外市場,進一步深化佈局。1990年代起,台灣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本集團亦參與電子科技事業的行列,透過創投與投資公司以策略性投資及財務性投資相輔相成的方式,逐步建立基礎。 展望未來,本集團在既有基礎下,仍持續致力於研發與創新,為實現民生富足、轉動社會幸福而努力。 裕隆的企業文化 「人」是企業的根,「以人為本」是裕隆企業的一貫精神。「多元發展、終身學習」正是裕隆人本精神的最佳寫照,並打造出裕隆經營團隊Smart、靈敏、學習力強、默契高的特質,聞名企業。 不論求才或是用才,裕隆皆本著「將同仁視為顧客」,以「深耕精神」而非「現用主義」,用「心」對待每一位員工。以人為資產的競爭精神,正是裕隆最引以為傲的厚實榮耀。 面對科技化、資訊化的時代,裕隆積極提供員工各種學習與發展的機會與環境,以培養具國際觀、主動學習、擁有跨國合作能力的「多職能、無執掌」優勢人才,同時秉持著副董事長嚴凱泰先生所言,「員工快樂,企業才能引導出自動自發的企業文化」,以「用心帶腦,用心帶人」的人性化原則,不但讓裕隆員工獲得最大成長空間,良好默契更造就出裕隆團隊超越其他車。 資料來源:/question/question?qid=1106110609292 裕隆汽車歷史 1953年,原籍上海的企業家嚴慶齡為響應時任總統蔣中正「發動機救國」之號召,創辦「裕隆機器製造有限公司」,業務範圍為機器製造銷售。1957年2月,與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正式簽訂技術合作合約。1960年9月,更名為「裕隆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正式製造小轎車及商用卡車。  1981年至1990年,台灣經濟快速成長,國民所得突破1萬美元,汽車市場規模已達35萬台,而裕隆汽車為培養台灣汽車設計能力,於1981年設立三義工廠與工程中心,培養自有設計開發人才,引進第一流生產技術、購置生產設備、培養生產人才。1986年裕隆汽車生產的飛羚101上市,成為第一輛國人自行設計開發的新車。但之後由於飛羚101的品質不穩,加上其他車廠的崛起,反而導致裕隆日後虧損連連。 1989年,在外國留學的嚴慶齡獨子嚴凱泰被召回台灣,出任裕隆首席執行副總經理,接掌裕隆實際的最高領導權,同時主持公司的改革工作,提出優惠退休方法。宣布凡年滿50歲或是服務滿25年,或考績不理想的員工,均包含在提早退休方法內。這樣彈性退休方法對裕隆想要重塑組織文化有很大的幫助。 1995年11月,裕隆實施「廠辦集中」,將經營權與管理權合而為一,不但可以使內部溝通的時間縮短,也可以使營運成本減少,使經營效率提高。總公司從台北市信義路的企業總部搬遷至三義工廠共同辦公,初期公司的幹部與員工曾有極大的反對,因為有些員工無法配合,而必須離職,於是嚴凱泰選擇直接面對員工、工廠產業工會代表、利害關係人進行溝通,說明其原因。對於許多員工由於個人因素無法轉往三義,裕隆提出一套優惠退職方法,嚴凱泰以真誠的態度適時化解許多危機。 1998年11月,裕隆工程中心改名為「裕隆亞洲技術中心」(YATC),成為日產車輛研發的據點之一。裕隆除了汽車製造本業之外,也轉投資零組件、租車、保險等汽車相關產業,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