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温州中学.ppt
如何测定C(s)+1/2O2(g)==CO(g)的反应热△H1? * 第一单元 温州中学 王箭 2013.9.6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一、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量. 1.实验原理 中和热的定义: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0,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反应热数据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实验测得 ⑴.组装量热器 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如上图所示。 2.实验步骤: 用一个量筒最取50 mL 0.50 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⑵ 药品取用 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 的温度,记入下表。 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热计(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立即盖上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⑶ 酸碱混合 ⑷ 数据处理 ⑸ 重复以上实验两次 实验视频 3.数据处理 取二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t2-t1)/℃ t2/℃ t1/℃ 温度差 (t2-t1)/℃ 平均值 NaOH 3 2 1 HCl 终止温度 t2/℃ 起始温度t1/℃ 温度 实验次数 24.5 22.0 25.0 25.0 22.4 25.4 26.5 25.4 28.2 24.75 22.2 25.2 1.75 3.2 3.0 盐酸温度(t1) /℃ 氢氧化钠溶液温度(t2) / ℃ 反应体系最高温度(t3) /℃ 反应体系的温度变化(Δt= t3- ) / ℃ (t1+ t2) 2 反应体系的质量 ( m=V酸·ρ酸+V碱· ρ碱) / g 数据处理 【实验注意事项】: a.实验中所用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好后要 充分冷却至室温,才能使用 。 b.温度计测量酸、碱液及混合液的温度时,需进行冲洗干净,不然温度计上的酸会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使热量散失;冲洗后的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若倒入,会使总溶液的质量增加,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c.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问题探究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什么? 减少热量损失 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问题探究 减少热量损失 3、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什么? 不能。因为铜丝易导热,使热量损失较大 问题探究 4、有人建议用50mL0.55mol/LNaOH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为什么? 可以保证盐酸完全反应。 使测得的热量更加准确。 问题探究 5、判断下列实验操作对中和热测定的数值有如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或者没影响。 ①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 ②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实验 ③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 进行实验 ④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实验 偏小 偏小 偏小 没影响 6.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测定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的反应热,请预测其反应热是否相同,并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实验的结果相同,因为三个反应的本质一样,都是H++OH-=H2O。 问题探究 二、反应热的计算. 【交流与讨论】: 该反应热能直接测定吗?若不能直接测,怎么办? 1.盖斯定律(Hess’s law):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总的反应热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不管是走山路,还是乘坐索道缆车,当到达山顶时,两种方式所发生的势能变化是相同的! △H=△H1+△H2 盖斯定律直观化 C(s)+1/2O2(g)==CO(g) △H1=? CO(g)+1/2O2(g)==CO2(g) △H2=-283.0 kJ/mol C(s)+O2(g)==CO2(g) △H3=-393.5 kJ/mol +) △H1 + △H2 = △H3 ∴△H1 = △H3 - △H2 = -393.5 kJ/mol -(-283.0 kJ/mol) = -110.5 kJ/mol 1.某次发射火箭,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成N2、液态H2O.已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城市管理网格员四级-中级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年城市管理网格员三级(高级)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0-2021学年北京师大二附中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pdf VIP
- 2025年城市管理网格员三级(高级)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docx VIP
-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数学通关考试题库(完整版)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学年西城区四中初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pdf VIP
- 2019-2020学年北京四中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详细解析.docx VIP
- 中国餐饮企业发展报告.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