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科室感染科-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报送科室感染科-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doc

报送科室:感染科 图书馆推荐最新文献信息 (2016年11月7日共57篇)1.HBV RNA病毒样颗粒的潜在临床意义 最近的研究结果证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的HBV RNA为3.5 kb的前基因组RNA (pgRNA),这些pgRNA存在于形态结构类似于丹颗粒的病毒样颗粒中.由于pgRNA只能由位于感染的肝细胞核内的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且其产生过程不受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的影响,因此血清病毒RNA应能够反映接受治疗的患者肝细胞内cccDNA的存在及转录活性.据此推测,血清病毒RNA可作为一个潜在的指导核苷(酸)类似物安全停药的指标.基于小样本停药队列研究的结果显示停药点血清中HBV RNA的确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的病毒学反弹相关. 作 者 鲁凤民?(100191,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王杰?(100191,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庄辉?(100191,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刊 名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年24卷09期?641-642页?? 英文期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关键词 肝炎,乙型,慢性?肝炎病毒,乙型?治疗?核苷(酸)类似物?Hepatitis B,chronic?Hepatitis B virus?TherapyNucleot(s)ide analogues 2.血清中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在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功能变化中的意义 目的 比较单用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抗HBV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胱抑素C的动态变化,探讨三者在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分为替诺福韦组、恩替卡韦组.分别比较基线时、抗病毒治疗后4周、8周、39周、52周、78周、104周时两组患者血清中β 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计量资料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纳入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诺福韦组31例,恩替卡韦组30例),两组患者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在基线水平均有可比性,在4周、8周、39周、52周、78周、104周,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胱抑素C比较在7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2,P=0.044),104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4,P=0.128);血肌酐、eGFR在各时间段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104周时两组HBV DNA转阴率、病毒学突破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监测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在抗HBV的过程中对早期肾功能的损害,血清中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胱抑素C较eGFR变化更敏感. 作 者 何佳?(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郑州,450003);?宁会彬?(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郑州,450003);?曾艳丽?(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郑州,450003);?李威?(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郑州,450003);?李宽?(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郑州,450003);?尚佳?(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郑州,450003); 刊 名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年24卷09期?643-646页?? 英文期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关键词 肝炎,乙型,慢性?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胱抑素C?Hepatitis B,chronic?Retinol-binding proteins?Cystatin C 栏目名称 病毒性肝炎 天津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掌握近年来天津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及主要感染因素,为科学制定丙型肝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借助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建立天津市2004-2014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数据库,结合历年开展的血清学监测及专项病例对照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学技术分析天津市丙型肝炎流行特征、感染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数据进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天津市丙型肝炎报告率总体呈下降趋势(x2=150.018,P< 0.01);年龄组分布中60岁组报告率最高(9.09/10万),且与其他年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540.887,P< 0.01);市内六区报告率最高6.54/10万,且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