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气污染系列.ppt
空氣污染系列 地球溫暖化 恐龍大滅絕 目前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六千多萬年前,那個地球上恐龍橫行的年代,因為天外飛來一顆超大隕石落在墨西哥,它使天空降下酸雨,森林發生大火,煙塵長期飄浮在大氣中,造成全球氣溫突然變冷,這些氣候上的巨大改變,讓當時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物物種因為無法適應而從此消失,當然,也包括恐龍在內。 恐龍的滅絕是突發自然因素使得氣候和地球環境大變造成的後果。 我們呢? 我們在地球上的活動也一點一滴地在改變這個地球的環境和氣候。我們使用電器的電力,我們開車用的汽油,都會使用化石燃料排放污染,我們砍樹開墾農地,或是興建森林遊樂區、蓋小木屋,改變土地的面貌,使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愈來愈少。過去和現代人類的一舉一動大大地改變我們居住的環境、氣候,也改變了這個美麗的地球,以及未來還要住在這個星球上的後代子孫的命運。 地球真的愈來愈熱 科學家分析過去一百多年來的記錄發現,19世紀末地球脫離小冰河期之後,地表溫度的確逐漸上升。1905到1940年,溫度上升快速,大約上升0.6°C,但1950年之後溫度明顯下降,溫度在低檔盤旋二、三十年左右,才在1980年迅速回升,此後溫度大致維持上升趨勢,到1998年為止達到最高溫。1998年7月,地球平均溫度是16.5°C,是有氣象紀錄以來地球最熱的一個月,事實上,也可能是六百到八百年以來最熱的一個月,1998年也因而成為百餘年來最熱的一年。 19世紀末以來,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0.3°C到0.6°C,如果以這一百多年來的變化來看,地球似乎真的愈來愈溫暖了。 溫室效應 地球每天吸收來自太陽的輻射熱能,因為地球有其他星球所沒有的大氣層,它一方面吸收一些太陽輻射,讓地球不至於太熱,另一方面阻擋地球在晚上放出的輻射,讓輻射不會全部流散到太空中,使地面變得太冷。正因為大氣有這種調節冷熱的功能,使地球日夜溫差不會太大,適合生物生存。 溫室效應 大氣的這種作用,很像農業中常使用的溫室,利用玻璃或塑膠薄膜包圍植物,使光熱進來不容易散熱,讓溫室中維持一定溫度,使植物能夠生長,所以我們稱呼這些氣體是「溫室氣體」,這個作用就是「溫室效應」。 構成溫室效應的溫室氣體 有八成的溫室效應是水蒸氣造成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等於是讓溫暖的氣候變得更熱。 當我們談到「溫室氣體」時,除了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之外,還包括甲烷(CH4)、氧化亞氮(N20)及氟氯碳化物(即CFCs)等,其中只有氟氯碳化物是完全由人類製造出來的科技產物,不像其他溫室氣體是自然界中原本就存在的。 構成溫室效應的溫室氣體 氟氯碳化物是1950年代前後才由人類開發出來,大量運用在冷凍、空調設備,以及清洗溶劑、噴霧劑上。它無臭無味,也不會造成污染,一度被認為是人類偉大的發明,但情況到了1980年代以後有了改變。當時,科學家觀測發現,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了洞(其實不是破洞,而是濃度愈來愈稀薄),元凶就是這個原本認為對人類「無害」的氟氯碳化物。排放到大氣中平流層的氟氯碳化物被紫外線照射,氯原子被分解出來,搶走臭氧中的氧原子,使臭氧濃度愈來愈稀薄。 構成溫室效應的溫室氣體 臭氧會吸收紫外線,如果我們缺少臭氧層保護,會有更多的紫外線長驅直入地球。研究顯示,平流層臭氧濃度如果減少10%,皮膚癌發生率會提高50%到90%;因為紫外線照射,許多生物生出健康下一代的機率降低了,植物光合作用減緩,影響倚靠植物維生的生物生存的機會,更連帶影響整個生態系統。 構成溫室效應的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除了造成溫室效應之外,還有二個重要特性,那就是壽命特長。像二氧化碳的壽命在50年到200年,甲烷還好,12年到17年;氧化亞氮大約是120年,氟氯碳化物約100年。也就是說,即使現在禁止排放所有溫室氣體,目前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還是會持續散發「熱力」,正因為它們「長命百歲」,不太可能仰賴自然作用讓它們一下子就減少;更何況,要人類一下子禁絕排放二氧化碳根本不可能,所以可以預期的是,地球還是會愈來愈熱。 人類的「好事」,地球的災難 地球上多數的人類,從來沒像現在一樣過著如此富裕的生活,但是在生活富裕、人定勝天的座右銘下,我們的環境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劫難;而這劫難,也正在反撲吞噬我們。每天睜開眼睛後,我們使用電燈、微波缸、電鍋、冰箱、冷氣、電腦、電梯,沒一樣不需要電力;這電是怎麼來的?你開汽車、騎機車或搭公車去上班上學,這些車子是怎麼發動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離不開這些東西,而這些交通工具或電器用品使用的能源,大都是燃燒煤炭、石油或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產生的。 人類的「好事」,地球的災難 煤和石油、天然氣中的碳,因為燃燒被氧化為二氧化碳,石灰岩要做成水泥,製作過程中也會產生二氧化碳;而人類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80%到85%正是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想想看,我們現在使用的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