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23《隆中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九年级上23《隆中对》.ppt

1.谓为信然 练习三 归纳下边词语的义项和用法 然 2.然志犹未已 3.杂然相许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如此;代词,代客观实际 然而,但是;表示转折 相当于“……的样子”;用作形容词词尾 与“若”组成“若……然”短语,可译为“像……似的” 1.此诚不可与争锋 练习三 归纳下边词语的义项和用法 诚 2.帝感其诚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4.今诚以吾众作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倡,宜多应者 的确;副词,表示事情的确凿 诚挚;形容词,作宾语 果真;连词,表示假设 假如;连词,表示假设 1.此弱为强者 练习三 归纳下边词语的义项和用法 以 2.皆以美于徐公 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4.此诚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由;介词,表示起点 认为;动词,作谓语 而;连词,表示结果 把;介词,其后省略的“之”是后面动词的受事者 堪爱南阳美丈夫,愿将弱主整匡扶。片言妙论三分定,一席高论自古无。先取荆州为家业,后吞巴蜀建皇都。要知鼎足为形势,须向茅庐指画图。 赞诸葛亮的诗: 开阔视野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 相 杜甫 【简析】怀着对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的深深敬意,缅怀他生前的显赫功勋,并寄予了无穷的感叹,也蕴藉着诗人匡时济世的抱负和失望心情。 填歇后语(这也是知识积累) 诸葛亮用兵—— 诸葛亮当军师—— 诸葛亮的锦囊—— 诸葛亮隆中对策—— 诸葛亮弹琴——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三气周瑜—— 诸葛亮草船借箭—— 神出鬼没 名副其实 神机妙算 有先见之明 计上心来 神妙莫测 略施小技 用的是疑兵计 返回 上页 下页 他是我国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 返回 上页 下页 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 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 一对:《隆中对》; 二表:前、后《出师表》; 三分:分为 魏蜀吴三国; 六出:六出祁山北伐; 七纵:七擒七纵孟获; 八阵图:孔明所设军阵。 下面的对联是什么意思? 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 隆 中 对 陈 寿 下对上回答 此为“对策” 节选自《          》 属纪传体的分国史。陈寿(233—297)字承祚(zuò) 晋朝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 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 220-280)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出处、作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史学 它善于叙事,总是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情节,进行简洁描述和重点刻划,从而突出中心,表现人物性格物征,文学价值很高。《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与   、   、《后汉书》一起被称为“四史”(前四史)。 关于《三国志》 《史记》 《汉书》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群雄割据,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汉室后裔刘备想兴复汉室,完成统一大业,但苦于势单力薄,无力与曹操、孙权抗衡。于是,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壮大力量。公元207年,徐庶把隐居在隆中(今湖北襄樊市西)的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刘备就先后三顾茅庐,征询诸葛亮对兴复大业的意见。 背景介绍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的名相。现在,“诸葛亮”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智慧的象征。 读准下列红字的音。 陇亩 倾颓 猖蹶    存恤  夷越  胄   殆 沔    诣 lǒng tuí chāngjué xù yí zhòu dài miǎn yì 第一部分(第1段) 按传记的一般体例写主人公年轻时代的事情,着重表现诸葛亮的抱负,为下文写他的天才预见埋下伏笔。 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是否太狂?作者这样写是什么意图? 并不“狂”。实际上诸葛亮的才能远高于管仲、乐毅。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诸葛亮才能非凡。 第二部分(第2段) 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由此引出刘备“三顾茅庐”一事,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 为什么“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将军直枉驾顾之” 暗示诸葛亮有大才,不会轻易投靠刘备; “就见”才能表现出刘备的诚意,才有可能感动诸葛亮并赢得他的信任。 第三部分(第3至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这是全文的重点,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天才预见。(这部分可分为三层。) 1.分析曹操、孙权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采取不同的方针(“自董卓已来……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2.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