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中医诊疗的方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风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西医相当于急性脑血管病范围,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 病名: 中医诊断:中风(恢复期) 西医诊断:脑卒中 诊断 1、主症: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2、多急性起病,有渐进发展过程。 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 4、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5、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核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具有主症两个以上,急性起病,并结合舌,脉,诱因,先兆,年龄及相关检查即可确诊。 中医治疗 (二)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辨证论治 ①阴虚风动 症候: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手足心热,肢体麻木,五心烦热,失眠,眩晕耳鸣,舌红或暗红,苔少或光剥无苔,脉弦细或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方药:中风1号加减。 方中龙骨、牡蛎、代赭石镇肝潜阳;白芍、天冬、玄参、龟板滋阴潜阳;重用牛膝并辅以川楝子以引血下行,折其亢盛之风阳;茵陈、麦芽清肝舒郁;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 1、气虚血瘀 症候:偏身瘫软不用,伴肢体麻木,甚则感觉完全丧失,口舌斜。少气懒言,纳差,自汗,面色萎黄,或偏侧肢体强痉而屈伸不利,或见患侧肢体浮肿,舌淡紫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涩或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中风II号 方中重用黄芪以补气,配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龙等养血活血、化瘀通络,诸药合用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若口舌斜明显,加白附子、全蝎、僵蚕以祛风通络;上肢偏废甚者,加桂枝、桑枝以通络;若下肢瘫软无力甚,兼见筋脉拘急,腰膝酸软者,为肝肾亏虚,可加桑寄生、川牛膝、川续断、鹿筋、杜仲等补益肝肾。 3、痰瘀互阻 症候:言语謇涩或失语。舌强,口舌斜,口角流涎,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舌暗,苔腻,脉滑。 治法:祛风化痰,宣窍通络。 方药:中风III号 方中天麻、白附子、南星祛风化痰;全蝎、羌活搜风通络;远志、石菖蒲、木香行气化痰宣窍。可加丹参、红花、鸡血藤等活血通络。 三、治疗 1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代谢给予但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等药物. 2扩张脑血管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等. 3改善脑循环给予脑综合治疗. 4促进患侧肢体血液循环,改善肢体肌肉挛缩给予电脑中频和肢体气压波治疗 5维持和稳定各关节的活动度给予大关节松动术 6.改善肢体负重和平衡功能给予站立床治疗. 7促进患侧肢体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恢复给予电针和推拿按摩治疗.取穴根据辨证而定.每日取一定输穴上电针选择波形留针30分. 8康复训练: 1)患侧上肢从远端进行被动运动,肩关节90-120°范围内的外旋,外展,前伸运动,肘,腕,指关节全范围运动,用力轻缓,避免出现疼痛。健侧卧位,向前上、外方向轻推肩胛骨以防止躯干痉挛,并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上肢训练同时,鼓励患者自主翻身,作卧位至坐位的转换训练。尽量多坐。当上肢提高或有肌痉挛现象出现时,既可停止健侧抗阻收缩以诱发患侧肌张力提高的方法,进行抑制上肢屈曲痉挛的训练。病者上肢并发症明显低与该组患者实施正确的早期护理和被动运动方式有关,发病之后手是柔软的,往往放到被褥上就不注意了。这样很容易发生痉挛,所以要早期进行屈曲的被动运动。踝关节应该强调的是预防马蹄内翻足的发生,要很重视做充分的被动背屈运动。髋关节易出现屈曲挛缩,要做充分的伸展被动运动。 进行坐位训练也是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重要措施。为保持正常的血压生理反射,每天至少要有4小时的坐和站立,所以早期要进行坐位训练。能坐20分钟后,键侧要进行主动抗阻运动练习。首先是下肢的抗阻,因为以后的步行键腿要起到60%-70%的作用,防止了键肢的废用性萎缩。 2)卧床时的肢体锻炼:①重度瘫痪肢体的关节,早期常常肿胀、疼痛并伴有活动受限,可先进行按摩。②进行床上操,中举臂、抬腿、抬足,抬至力所能及的高度,但也不能使患者过度疲劳。③瘫痪肢体不能自动活动时,要帮助患者作被动运动,做大小关节屈伸、旋转、内收,外展等活动。有规律地运动肢体可减轻其敏感性,并使之在受到刺激时痉挛程度减小。 3)练习坐起及站立:练习时护理者一定要守在床边,一则可增强病人的信心,二则病人刚练习时往往需要帮助,三则是防止病人掉床,更重要的是起床动作慢,不宜过猛。因为快速度坐起时血压可骤然下降20毫米汞柱或更多,会发生头晕感。 4)练习走路:对于早期重新学习走路的病人,护理者应挽扶,患者要努力在步行的各个阶段使体重平均分配在各种位置上,以保持身体平稳。行走时令患者抬起头,向前看,要注意行走的姿势、技巧、持久力及速度,一定要注意安全,勿使跌倒。同时要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