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海 洋 学基本知识 第一节 海洋概况 洋 (Ocean):面积广,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洋的深度大、水色高、透明度大,水文要素相对比较稳定,季节变化小,有独自的潮波和强大的洋流系统。世界大洋是互相沟通的。根据岸线的轮廓、底部起伏和水文特征,世界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有些学者将北冰洋划为大西洋的附属海)。 太平洋:东西宽约19000km,南北最长约16000 km,面积约1.8亿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50%,超过了世界陆地面积的总和。平均深度为3957m,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可达11034 m。 大西洋:面积为9336.3万平方公里,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5.4%。平均深度为3627 m,最大深度为9219 m。大西洋的航运业极为发达。 印度洋:总面积7491.7万平方公里,约为海洋总面积的1/5。平均深度为3897 m,最深为7729 m。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面积仅为1500万平方公里,不到太平洋的十分之一。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平均深度为1097 m,最深为5499 m。 海(Sea):大洋靠近大陆边缘部分,海的面积只占海洋总面积的11%,一般深度浅,水色低(浑浊),透明度小,季节变化显著。没有独立的海流系统和潮波系统,多数受大洋影响,我国东南海岸面临四海。 渤海:为我国的内陆海,自老铁山经庙岛与蓬莱角联线,分割黄海,面积约9万7千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 黄海:北起鸭绿江口,南从长江口北岸至济州岛与东海分开,面积42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4米。 东海:南自南澳岛与台湾岛的鹅銮鼻分隔南海,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49米。 南海:南靠加里曼丹岛,东临菲律宾,西接印支半岛,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000米以上。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和约1.9万公里的海岸线。 海湾 (Gulf、Bay): 洋或海的一部分延伸入大陆,其深度和宽度逐渐减小的水域称为湾。湾内潮差大。 海峡 (Strait、Channel): 海洋中相邻海区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称为海峡。世界上可通航的海峡约有130个,其中较重要的有40多个。海峡的特点是流急、速大、多涡旋。 世界三大运河 苏伊士运河 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是亚洲与非洲欧洲来往的主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总长190.25公里。现吃水深度21.98米,可通过载重量25万吨的货轮,通过时间平均为15小时。 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 巴拿马运河 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桥梁”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运河全长81.3千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河闸宽33.5米长305米(预计拓宽55m,长427m)。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米,设有6座船闸。可通航76000吨级的船舶。连同等候的时间船舶需要花15~20个小时才能通过运河。 使航行于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船舶绕道南美洲的合恩角,可缩短航程约8,000浬。使欧洲与东亚之间航程减少2,000浬。 基尔运河 它是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最安全、最便利、最短和最经济的路线。运河建於1887~1895年,长98.7公里,河面宽103米,航道深11.3米,有船闸6座,可容吃水9米、宽40米的船舶昼夜通航,运河最大通航船舶为3.5万吨级。 第二节 海流(Ocean Current) 一、概述 海流定义:是指海洋中的海水具有相对稳定速度的流动,它是海水运动的形式之一。 流向: 海流的方向是指去向,常用8个方位或以度为单位表示。例如,由西向东的流,流向为900,称为东流。海流的主轴是指海流流动方向上流速最大点的连线。海流的规模常用流幅来表示,流幅是指垂于主轴的水平宽度和上下厚度。海流的强弱常用平均流速或平均流量表示。 流速: 流速的单位常用Kn(节)和n mile/d(海里/日)表示。 海流的分类 海流按其成因分为:风海流、地转流、补偿流和潮流。 风海流是海洋上最主要的海流,其强度较强。风海流是在海面风作用下形成的海水流动。 海流的成因主要是盛行风带、地转偏向力、和海陆地形分布等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际上由单一原因产生的海流极少,往往是几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有主次,近海以潮流为主,外海多风海流和梯度流。 按海流的温度分类: 暖流(Warm Current):流动水团的温度比它所流经海区的水温高称暖流。一般从低纬向高纬流动的海流为暖流。 冷流(Cold Current):流动水团的温度比它所流经海区的水温低称冷流。一般从高纬向低纬流动的海流为冷流。 中性流(Neutral Current):流动水团的温度比它所经过海区的水温相差不大称中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