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十讲韩柳散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讲 韩柳散文 一、唐代的古文运动 (一)“古文运动”的概念 中唐时期,在文学史上发生了一场由韩愈、柳宗元领导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基本内容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骈体文是魏晋时期形成,六朝时期兴盛,到唐代仍流行的一种文体。 (二)古文运动产生的历史原因 1.文学发展的内部原因 (1)骈体文畸形化的发展 过度雅化造成僵化。 (2)长期以来骈文改革的呼声和积累 西魏宇文泰、苏绰 隋代的隋文帝杨坚、李谔 初唐的陈子昂 盛唐的萧颖士、李华 中唐的柳冕、独孤及和梁肃 2.政治、思想方面的原因 古文运动 复兴儒学 中兴国家 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先秦、两汉的散文中; 宣传儒家思想只能用容易看懂的散文,不能用难懂的骈文; 只有散文才能更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 二、韩愈散文 韩愈(768——824),字退之,郡望昌黎,自称“昌黎韩愈”,人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称韩吏部,谥“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中唐著名的文学家,在诗歌和散文方面皆有建树。 韩愈古文理论的主要内容 1.在文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提倡“文道合一”。 2.在文章与作者的关系上,强调加强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3.在文章与现实的关系上,提倡“不平则鸣”。 4.在文体改革理论方面,提出了新“古文”的具体要求:“唯陈言之务去”的创新词汇与“文从字顺”的语言风格。 进学解 写作背景:韩愈为国子博士时作。 题意:关于进学修德的辨析。 内容层次: 1.先生对学生的教诲 提出进学的目标与方法。 指出学生进学的前途光明。 指出学生的前途取决于自己。 2.学生对先生的反驳 (1) 指出先生进学之优: 治学勤奋努力; 发扬儒学劳苦功高; 文章博大恣肆; 为人品行完善。 (2)指出先生进仕之劣: 屡遭贬斥、穷愁潦倒。 3.先生对学生疑问的辨析 (1)以工匠用料、医师用药,解释宰相的用人原则。 (2)以大儒孟、荀为例,说明即使有真才实学者也会遭遇不偶。 (3)指出自己进仕之劣是因为进学不优。 艺术特色: 1.正话反说,明褒实贬文章构思 学生的反驳,是韩愈的真心话、牢骚话 韩愈的训解,是韩愈的违心话、反话 2.灵活多变的文章形式 本文习用赋体: 对话的形式 铺排的手法 骈偶的句式 一定的压韵 变化:抑客伸主 → 借客伸主。 3.新颖活泼的文章语言 骈散相间,参差错落 简练而生动,晓畅而奇崛 4.闳中肆外的文章风格 气势旺盛,汪洋恣肆,雄奇奔放。 柳宗元: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 皇甫湜:如长江秋清,千里一道,冲飚激浪,瀚流不滞。 苏洵: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李涂:韩如海。 林纾:文之雄健,全在气势。 三、柳宗元散文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在贞元二十一年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又贬为柳州刺史。元和十四年,死于柳州,世称“柳柳州”。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飞。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忆,散向峰头望故乡。 萧瑟凄怆的景物构成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孤高悲怨之情。 江 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歌表现了诗人坚贞耿介的性格和独立不屈的人格。 (一)我国的山水游记的发展历史 《山海经》—— 我国的山水游记渊源。 《水经注》—— 我国山水游记的开创者。 元结的写景小文 —— 唐人山水游记的先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 —— 我国山水游记发展的新的阶段。 钴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