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四诊参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四诊参伍.ppt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原文 八、论真藏脉 真藏脉即无胃气之脉(无从容和柔之象),如(春,肝)但弦无胃,(冬,肾)但石无胃(脏真之气毕露)等。 由于病情严重,胃气与脏气俱衰,不仅胃气不能显现于手太阴,脏气也不能至于寸口。如肝(春)不弦,肾(冬)不石(脏真之气全无)。张介宾所说:“肝无气则不弦,肾无气则不石。” 1、说明“以不病调病人”的诊法原理和“平息调脉”诊脉方法。 2、如何理解“脉以胃气为本”?其脉象特点是什么? 3、何谓真藏脉? 4、何谓虚里?虚里诊病的原理如何?举例说明其宗气盛衰诊法。 [思考题] [篇解] 平人,即阴阳协调、气血平和、健康无病之人; 气,指经脉之气; 象,指脉体形象。 本篇从“平人之常气禀于胃”的道理出发,强调脉以胃气为本,进而对脉息动数变化和四时五脏的平脉、病脉、死脉的脉象予以对比分析,作为诊断疾病,推断预后的依据,因此取名“平人气象论”。 [主要内容] 1、指出脉搏与呼吸的密切关系,并说明正常人的脉息至数,以及平息调脉的诊断方法; 2、强调脉以胃气为本,以胃气的多少来判断四时五脏平脉、病脉、死脉和真藏脉,即强调了“胃气”在脉诊中的重要意义; 3、论述虚里诊病的原理; 4、列举了水肿、黄疸、胃疸的诊断要点和妊娠脉的诊察要点。 [学习要求] 1.掌握健康人的脉象。 2.掌握“以不病调病人”的诊法原理及“平息调脉”诊脉法。 3.掌握“脉以胃气为本”及有胃之脉的特点。 4.理解“虚里诊法”的原理及诊病意义。 5.了解四时五脏平、病、死脉的判断标准。 6.了解水肿、黄疸、胃疸的病机和妊娠脉的特点。 原文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指两次呼吸之间的间歇。张介宾注:“出气为呼,入气曰吸,一呼一吸,总名一息……呼吸定息,谓一息既尽,而换息未起之际也。” 正常呼吸之外,间有一较长呼吸。闰,余也。 不病,即无病健康之人。谓以健康之人的呼吸来诊测病人的脉象。调,计算,在这里是测度、诊测的意思。 谓调摄呼吸使之平静调匀。 衡量病人的脉息至数。 人一呼脉一动, 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正气虚衰。 急也。 尺肤发热提示外感温病。 风为阳邪主动,气血迫急则脉滑;风性开泄,汗出热散,故尺肤不热。 脉忽快忽慢,为阴阳败乱无主,后天化源已绝,故为死脉。 一、本段论“以不病调病人”的诊法原理,提出“平息调脉”诊脉方法 1.平人脉息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一息四至 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偶尔一息五至 4至/息×17-18息/分钟≈70-75至/分钟 二 分析 2.诊法原理 以不病调病人,即以平人气息测算病人的脉率 3.诊脉方法 平息调脉: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意义: (1)在没有精确计时器械的条件下的一大发明。 (2)医生在平息过程中达到静心凝神的状态,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4.“以不病调病人”的诊脉举例(脉诊与尺肤诊法合参) 脉象 尺肤 病机 病机分析 预后 平脉 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 平人 阴阳协调、气血平和 好 病脉 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 少气 脉为血府,其运行依赖气的推动,正气亏虚,推动无力,故脉迟缓 较佳 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 热 外感温热 热迫血行则脉躁急,尺热提示身热 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滑 不热 外感风邪 风为阳邪主动,气血迫急则脉滑;风性开泄,汗出热散,故尺肤不热 脉涩 不热 痹 涩为气血运行不畅之象,故为痹 死脉 一呼脉四动以上 阳极盛 阳亢阴竭,精气衰败,亢阳无制 预后不良 脉绝不至 真元将绝 五脏精气竭绝,神气乃去 乍疏乍数 气血衰败 阴阳败乱无主,后天化源已绝 原文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 正常人的脉气来源于胃气。常气,指正常的脉气。 胃气是健康人的正常脉气。表现为脉来流畅,从容和缓,节律均匀。 春季的正常脉象是有胃气而略带弦象。 脉见弦急为主,缺少柔和从容之胃气,此为肝病的表现。 脉象弦急而毫无柔和从容之象,是春季胃气已绝,肝之真脏脉现,故预后不良。 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脏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