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概要.ppt

北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概要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临潘阳湖,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声誉。 庐山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 王安石 苏轼 学习古诗的方法? 2、释诗句,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 1、知诗人,解题意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 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登飞来峰》是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王安石 飞来峰又叫灵鹫峰,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前。高168米。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飞来峰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锋棱如峭。 飞来峰资料 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1. 千寻:古代一寻等于八尺,“千寻”形容塔很高,是夸张的说法。 2. 闻说:听说。 3. 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4. 不畏:不畏惧,不害怕。 5. 缘:因为。 飞来峰顶上有座千寻的高塔,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听说塔上鸡鸣时分能看见朝阳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远眺的视野, 只因“我”站在峰顶,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浮云:比喻奸邪小人。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日:一语双关,因为古代把太阳看作是帝王的象征。  《登飞来峰》是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1. 你能结合典故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最后两句的理解吗? 观景难免遇到浮云蔽日,施政也有小人当道的忧虑,但是王安石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他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2. 再读课文,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 第二句紧承首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三、四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登飞来峰》赏析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借景抒情 借情喻理 (铺垫) (目的) } } }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远大理想和抱负)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全诗精华,点睛之笔,千古名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作者介绍 (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文学家,世称“三苏”。苏轼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