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合成树脂及塑料案例.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节 合成树脂 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 合成塑料 涂料 黏合剂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热塑性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量 热固性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量 第一节 树脂与塑料 四大通用塑料:PE、PP、PVC、PS 五大工程塑料:PA、PC、POM、PPO、PBT(ABS) 聚乙烯树脂(PE)及塑料 聚乙烯树脂(PE)及塑料  聚乙烯树脂(PE)及塑料 聚乙烯树脂(PE)及塑料  聚乙烯树脂(PE)及塑料 比较项目 高压法 中压法 低压法 操作条件 聚合压力,MPa 聚合温度,℃ 引发剂 98.1-245.2 150-330 微量氧或有机过氧化物 2-7 125-150 金属氧化物 <2 60 齐格勒-纳塔引发剂 转化率,% 16-27 接近100 接近100 反应机理 自由基型 配位离子型  配位离子型 实施方法 气相本体聚合 液相悬浮聚合 液相悬浮聚合 工艺流程 简单 复杂 复杂 结构性能 大分子支化程度 相对密度 纯度 热变形温度,℃ 高 低(0.910-0.925) 高 50℃ ,较软 介于两者之间 居中(0.926-0.940) 基本与低压法相同 基本与低压法相同 大分子排列整齐 高(0.941-0.970) 产品含有引发剂残基 78℃,较硬 建设投资 高 低 低 操作费用 低 高 高 聚乙烯树脂(PE)及塑料 一、主要原料  聚乙烯树脂(PE)及塑料 二、聚乙烯生产工艺 (一)乙烯高压聚合生产工艺 2.聚合主要 工艺条件 抗氧剂 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 润滑剂 可用油酸酰胺或硬脂酸铵、油酸铵、亚麻仁油酸三者的混合物。 开口剂   用高分散的硅胶、铝胶或其混合物。 抗静电剂 以上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根据生产的聚乙烯牌号和用途加于聚乙烯树酯中。  聚乙烯树脂(PE)及塑料 二、聚乙烯生产工艺 (一)乙烯高压聚合生产工艺 2.聚合主要 工艺条件 取决于引发剂的种类。 氧:>230℃ 有机过氧化物:150℃  聚乙烯树脂(PE)及塑料 二、聚乙烯生产工艺 (一)乙烯高压聚合生产工艺 2.聚合主要 工艺条件 108-245MPa,高低取决于聚乙烯生产牌号,压力越大产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聚乙烯树脂(PE)及塑料 二、聚乙烯生产工艺 (一)乙烯高压聚合生产工艺 2.聚合主要 工艺条件 乙烯单程聚合转化率为16%-27%,未反应单体经冷却循环使用,总产率为95%。 第二节 聚乙烯树脂(PE)及塑料 二、聚乙烯生产工艺 (一)乙烯高压聚合生产工艺 2.聚合主要 工艺条件 相对分子质量范围10000-50000,重均相对分子质量控制在100000以上。 一般通过熔融指数(MI)法测定,其对应关系如下: 熔融指数 数均相对 分子质量 熔融指数 数均相对 分子质量 熔融指数 数均相对 分子质量 20.9 6.4 24000 28000 1.8 0.25 32000 48000 0.005 0.001 53000 7600 第二节 聚乙烯树脂(PE)及塑料 二、聚乙烯生产工艺 (一)乙烯高压聚合生产工艺 3.乙烯高压 聚合生产 工艺流程 生产过程(四个工段)  聚乙烯树脂(PE)及塑料 二、聚乙烯生产工艺 (一)乙烯高压聚合生产工艺 3.乙烯高压 聚合生产 工艺流程 优点: 流程比较简单,产品性能良好,用途。 缺点: 对设备和自动化要求高。 第三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结构式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理化 性质 常温常压下是带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中。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 100 -48.8 100.6 0.936 闪点(闭口),℃ 折光指数 聚合热,kJ/mol 爆炸极限(体积),% 10 1.4118 56.5 2.12-12.5 物理常数表 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双键,结构不对称,容易发生聚合反应。酯基可以水解、醇解、胺解等反应。 第三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原料 来源 第三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聚合 机理 自由基聚合 (一)聚合原理与实施方法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引发 方式 光、热、或引发剂 二、PMMA的生产工艺 (一)聚合原理与实施方法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工业实 施方法 本体聚合:生产有机玻璃; 悬浮聚合:生产模塑粉; 乳液聚合:生产皮革或织物处理剂。 溶液聚合:生产油漆,但应用较少。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