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中考试题:化学(四川省遂宁卷)
2016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遂宁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
C.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只是将其切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有酒精等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今年的6月5日是世界第45个“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C.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
D.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解答此题可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方面分析,凡是节能减排的措施都是正确的.
【解答】解: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可以改进生存环境,符合主题;
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C、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主题;
D、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可减少私家车的污染,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绿色化学的理念.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符合绿色未来的理念.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验满氧气 B.
倾倒液体 C.
闻气体气味 D.
测定溶液的pH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液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X、Y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等
B.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2℃时,把X、Y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都会析出晶体
D.t2℃时,把X、Y两种固体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X、Y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
C、t2℃时,把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饱和溶液降温到t1℃,都会析出晶体,故C正确;
D、t2℃时,X物质的溶解度是80g,Y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