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直接沉淀法: 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于一定条件下生成沉淀并从溶液中析出,将阴离子除去,沉淀经洗涤、热分解等处理可制得超细产物。 常见的沉淀剂:NH3?H2O ,NaOH ,(NH4)2CO3 ,(NH4)2C2O4 例:以NH3?H2O 为沉淀剂,制备ZnO。 Zn2+ + 2NH3?H2O → Zn(OH)2+2NH4+ Zn(OH)2→ZnO(s)+H2O 优缺点:操作简便易行,对设备技术要求不高,不易引入杂 质,产品纯度高;但是此法洗除原溶液中的阴离子较困难,且得到的粒子分布较宽,分散性较差。 2)均匀沉淀法 定义:控制溶液中的沉淀剂浓度,使之缓慢增加,可使溶液中的沉淀处于平衡状态,且沉淀能在整个溶液中均匀地出现,这种方法称为均匀沉淀法。 特点: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使沉淀剂慢慢地生成,从而克服了由外部向溶液中加沉淀剂而造成沉淀剂的局部不均匀。进而导致沉淀不能在整个溶液中均匀出现。此法所得沉淀物的颗粒均匀而致密,产品粒度小,分布窄,团聚少。 常用的均匀沉淀剂:六次甲基四胺,尿素。 例:以MgCl2 和 (NH2)2CO为原料,制备MgO(纳米)。 (NH2)2CO + 3H2O → CO2 +2NH3?H2O Mg2+ +2NH3?H2O → Mg(OH)2+2NH4+ Mg(OH)2 → MgO +H2O 共沉淀法是在混合的金属盐溶液(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离子)中加入合适的沉淀剂,反应生成组成均匀的沉淀,沉淀热分解得到高纯超微粉体材料。 共沉淀法的关键在于保证沉淀物在原子或分子尺度上均匀混合。 例:四方氧化锆或全稳定立方氧化锆的共沉淀制备。以ZrOCl2· 8H2O和Y2O3(化学纯)为原料来制备ZrO2-Y2O3的纳米粉体的过程如下:Y2O3用盐酸溶解得到YCl3,然后将ZrOCl2· 8H2O和YCl3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溶液,在其中加NH4OH后便有Zr(OH)4和Y(OH)3的沉淀粒子缓慢形成。反应式如下: ZrOCl2+2NH4OH→Zr(OH)4↓+2NH4Cl (1-6) YCl3 +3NH4OH→Y(OH)3↓+ 3NH4Cl (1-7) 得到的氢氧化物共沉淀物经洗涤、脱水、煅烧可得到具有很好烧结活性的ZrO2( Y2O3)微粒。 3)共沉淀法 4)溶胶-凝胶(Sol-gel)法 溶胶-凝胶法是指将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溶胶变为凝胶,再经干燥、煅烧,制得氧化物粉末的方法。即先造成微细颗粒悬浮在水溶液中(溶胶),再将溶胶滴入一种能脱水的溶剂中使粒子凝聚成胶体状,即凝胶,然后除去溶剂或让溶质沉淀下来。 溶液的pH值、溶液的离子或分子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是控制溶胶凝胶化的四个主要参数。 溶胶-凝胶法优点:通过受控水解反应能够合成亚微米级(0.1 μm~1.0 μm)、球状、粒度分布范围窄、无团聚或少团聚且无定形态的超细氧化物陶瓷粉体,并能加速粉体再烧成过程中的动力学过程,降低烧成温度。 5)溶剂蒸发法 a. 冰冻干燥法(freeze-drying):将金属盐水溶液喷到低温有机液体上,使液滴进行瞬时冷冻,然后在低温降压条件下升华、脱水,再通过分解制得粉料。| b.喷雾干燥法(spray drying):将溶液分散成小液滴喷入热风中,使之迅速干燥的方法。在干燥室内,用喷雾器把混合的盐(如硫酸盐)水溶液雾化成10~20 μm或更细的球状液滴,这些液滴在经过燃料燃烧产生的热气体时被快速干燥,得到类似中空球的圆粒粉料,并且成分保持不变。 c. 喷雾热分解法: 将金属盐溶液喷入高温气氛中,引起溶剂的蒸发和金属盐的热分解,从而合成氧化物粉料。该方法也称为喷雾焙烧法、火焰喷雾法、溶液蒸发分解法等。 溶剂蒸发法以金属盐溶液制备超微粉体 3、气相法 气相制粉法有两种:一种是系统中不发生化学反应的蒸发-凝聚法(PVD);另一种是气相化学反应法(CVD)。 1)蒸发-凝聚法 蒸发-凝聚法是将原料加热至高温(用电弧或等离子流等加热),使之气化,接着在具有很大温度梯度的环境中急冷,凝聚成微粒状物料的方法。这一过程不伴随化学反应。 采用这种方法能制得颗粒直径在5nm~100nm范围的微粉,适于制备单一氧化物、复合氧化物、碳化物或金属的微粉。使金属在惰性气体中蒸发-凝聚,通过调节气压,就能控制生成的金属颗粒的大小。液体的蒸气压低,如果颗粒是按照蒸发-液体-固体那样经过液相中间体后生成的,那么颗粒成为球形或接近球状。 2)气相化学反应法 气相化学反应法是将挥发性金属化合物的蒸气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所需物质的方法。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