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林业生态村镇建设规划.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靖远县林业生态村镇建设规划 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靖远县位于甘肃中部偏西,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4°18′—105°18′,北纬36°10′—37°15′之间,平川区将靖远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包括石门、双龙、兴隆、永新、北滩、东升、五合、靖安八个乡,85个行政村,其北部与宁夏回簇自治区、景泰县接壤,南部包括刘川、北湾、平堡、乌兰、糜滩、东湾、若笠、大芦、高湾、三滩十个乡镇,101个行政村,西与白银区,兰州市榆中县相连。 2、社会经济情况 靖远县现辖18个乡镇,178个行政村,总人口46.2万人,农业人中点总人口92.2%,人口密度为79.5人/平方公里,劳动力23.82万人,其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3.09万人,占劳动力的12.97%,全县土地总面积580940公顷,耕地76320公顷,占13.14%,林业用地114397公顷,占19.69%,森覆盖率为3.53%,水域面积7626公顷,占1.31%,其它用地384170.3公顷,占66.13%。靖远县有甘肃少瓜果蔬菜第一乡之美称,有甜瓜、辣椒、籽瓜、羊羔肉等二十多种大宗蔬菜,肉产品运销全国 3、气候状况 靖远县地处干旱、半干旱性季风气候的边缘带。降雨量少,日照充足,气候干燥,且雨热同季,蒸发量大,属干旱少雨的大陆性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干旱、少雨、多风、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发展林果业。平均年降水量在240mm左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6-7倍,海拔高度在1300—3017米之间,平均气温10.5℃,无霜期163天。 4、林业生态小康村镇建设概况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文化和提升文明程度是重要环节,生态村镇建设重点抓好“五新”即发展新产业、营造新家园、整治新环境、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在发展新产业上,我们着力彰显生态特色,围绕产业抓生产,立足生态育产业,高度重视发挥山区的行色、绿色、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态产业基地,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在营造新家园上,我们坚持山、水、田、林、路、居综合治理的原则;在整治新环境上,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污染,建设秀美山川,绿化、净化有特色的农村人居及村容环境;在培育新农民上我们着力提升农村和农民的文明程度,坚持农科教结合,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讲诚信、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树立新风尚上,我们积极倡导弘扬传统美德,继承光大淳朴民风,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农村群众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努力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社会风尚。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绿化、美化、香化”为主要内容,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们根据绿化、美化与香化相兼顾,乔、灌、花相结合的原则,依树木色彩的明暗、四季的变化,为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目标,先后对永新乡永新村、糜滩乡下滩村、东湾镇三合村的道路、中小学、村委会、周边荒山荒地以及村内的渠、路、黄河沿岸进行了重点绿化,全县绿化面积共有17950亩。造林根据自然条件和水源状况,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生态效益好、观赏性强、降噪除尘、防护效能好的树种,多树种造林,乔、灌、花相结合,造林树种主要为:油松、刺柏、雪松、樟子松、侧柏、新疆杨、毛白杨、旱柳、香花槐、金丝柳、合欢、枣、枸杞、龙爪槐、牡丹、玫瑰、丁香、迎春、黄刺梅、榆叶梅、木槿等。为了达到治理的目的,遏制生态恶化的势头,为提高苗木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林地能够早日郁闭成林,尽快改变村镇植被稀少的面貌,造林采用大苗植苗造林。 2005年我局干部职工率先垂范,开展了带头绿化、美化家园活动,每个林业职工都从自身做起,从家乡做起,尤其要从自家的庭院、四旁做起,让自己的家乡先绿起来、美起来,当年共完成绿化面积180亩,充分调动了周围群众参加绿化美化家乡的积极性,使家乡成为了村镇绿化建设的示范和样板,不断提高全县村镇绿化整体水平。取得了庭院花果香,路旁树成行,村庄荒山披绿装的显著成效。 二、建设目标 1、村庄绿化 居住区林木覆盖度45%以上,其中常绿树种和花灌木占20%以上。 2、乡镇绿化 乡镇驻地林木覆盖度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6个平方米以上,单位附属绿地率30%以上。乡镇周围面山实行全面绿化。 3、乡村河、渠、水源绿化 绿化率80%以上,干渠植树每侧4行以上,支斗渠植树每侧2行以上,农毛渠植树每侧1行以上,水源地周围100米以内全部绿化。 4、家田林网 采用多树种复层林带,疏透结构或通风结构,林网面积不低于农田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