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老山界》教学案 苏教版.docVIP

2017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老山界》教学案 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老山界》教学案 苏教版

老山界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大意,自学掌握生字词语。 2、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特点。 3、感受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构思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详略得当的选材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航: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情况。 陆定一(1906-199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无锡人。长征时,红军政治宣传部。áo ( ) jué( ) 咽:yān( ) yàn ( ) yè( ) 落:là( ) luò( ) lào ( ) 4、速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老山界是长征中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5、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难事? 走路难(山路险峻,悬崖峭壁) 难 睡觉难(路窄不平,寒气逼人) 事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设备笨重) 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一)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安排内容的?采用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提示:在文章里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 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的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 好处: 1、使文章脉络清楚. 2、使文中的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 3、按时间顺序先设置悬念后作解释,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 (二)了解事情经过,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段落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记叙内容 文章主旨 2-11节 当天下午至天黑 山沟—山脚 同瑶民的攀谈 表现红军不怕困 难、艰苦奋斗的 坚强意志和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 12-23节 天黑后至黎明前 山脚—山腰 爬山的艰苦以及在 雷公岩前露宿 24-31节 次日黎明至下午两点多 雷公岩—山顶 攀越雷公岩 32-33节 登上山顶以后 山顶—山下 下山的情景 三、要点提炼 选材详略得当 爬越一座30里高的老山界,可写的事情很多,可是作者着重抓住了“与瑶民攀谈”、“山腰露宿”、“攀越山顶”、“下山情形”四个片断来写。红军过老山界,困难也很多,可作者却花很多笔墨写“山腰露宿”,这是否偏题? 明确:“与瑶民攀谈”,显示了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播种机。从一个侧面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意思。 “山腰露宿”,明为休息,实则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难的一幕。白日行军艰苦之大已不言而喻,而晚上还要露宿山腰,此时逼人的寒气、陡峭的山势即是最大的困难,作者巧妙地从另一个侧面写出红军直面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可谓神来之笔。 四、课堂巩固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加上拼音。(5分) ①粥吃起来十分香甜。我们也拿碗盛(  )给瑶民母女吃。 ②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  )得很远了。 ③前面又有一段路在qiào(  )壁上,马爬不上去。 ④把毯子juǎn(  )得更紧些,把身子quán(  )起来,还是睡不着。 ⑤像春蚕在jǔjué(    )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wūyè(    )。 (二)阅读《六月雪 (节选) 》,回答文后问题。 渡过金沙江,又经过几天艰苦的行军,到了雪山地区。 天黑以后,我们借着朦胧的月光,沿着蜿蜒曲折的山径向上爬去。队伍拉得很长,抬头看,头顶上有人;低眼瞅,脚底下也有人。战马在嘶叫,啦啦队在前呼后应。喊声,歌声,震荡着草木丛生的山谷,发出欢乐的回响。同志们的情绪实在高,但都走不快,因为路太难走了,又看不清,不小心就有滑下去的危险。 我们艰难地走了一夜,直到天亮还没有到达山腰。前面传来休息的命令。我们在道旁停下来,吃了点炒面,又继续前进。 越向上走,山势越陡,小道儿几乎要笔立起来了。山路虽然由前面的部队做一番修补,但是骡马走起来,仍然相当不便。道旁绝壁上悬着的石块,若不注意撞到了就有砸破脑袋的危险。山涧里的水,湍急地向下倾泻着,溅起几尺高的白沫子,发出哗哗的吼声,真叫人胆寒。 将近中午,我们才爬上半山腰。刚一拐弯,便见到两座高山,好象要紧紧地偎依在一起似的,把小道夹在中间。两边石壁上伸出几棵葱绿的青松,路旁青嫩的小草刚长了两寸高,几棵黄色的小花骄傲地随着温和的山风摆动。这里完全是一片春天的景色。而背阴的地方,微风徐来,凉爽宜人,又给人一种秋天的感觉,使人完全忘记了当时正是夏天。 又往上走两个小时,就好象进入冬天。白皑皑的积雪,越来越厚,道路滑溜溜的,行动更困难了。走在我后面的一个贵州籍同志,由于年岁大,身体弱,越走越喘,越走越吃力了。我顺手去接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