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第8版十六外科微创技术案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 外科微创技术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普外二科 杨春勇 提 纲 第一节 概述 微创是指把手术对人体局部或全身的损伤控制到最小程度,而又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观点认为在任何时候 (whenever) 、任何领域 (wherever) 中的任何诊疗措施 (whatever ) 都应该贯彻微创的理念,优先考虑采用微创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过去的十数年间,微创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诊治,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微创的基本要素 微创医学: 是将社会人文思想与医学微创理念融为一体的现代医学观念。 就是说:微创并不仅仅是小切口,其核心是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在医疗活动的始终 ,目的是努力保持患者最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以最小的组织器官创伤、最轻的全身炎症反应、最理想的瘢痕愈合,达到最佳的医疗效果。 微创外科技术 内镜外科技术 腔镜外科技术 介入治疗外科技术 第二节 内镜技术 1795年 德国人Bozzini(波兹尼)将细铁管插入病人直肠用以观察直肠病变,并于1805年提出了内镜设想。 1868年 德国人Kussmaul(库斯茂)将一根直的金属管放入人的胃内来观察胃腔,试制出第一台硬质管式内镜 。 1932年 Wolf(沃夫)和Schindler(施德尔)合作研制成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半曲式胃镜,定名为Wolf - Schindler 式胃镜,它的创制开辟了胃镜检查术的新纪元 。 1948年 Benedict(本迪克)在胃镜镜身内安装了活检通道,进一步提高了胃镜在临床应用中的诊治价值 。 1957年 Hirschowitz(希尔朔维茨) 和他的研究组制成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检查胃、十二指肠的光导纤维内镜,使消化内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标志着现代消化内镜技术的诞生。 1983年 美国公司研制并应用微型图像传感器代替了内镜的光导纤维导像术,宣告了电子内镜的诞生,实现了内镜发展史上又一次飞跃。 一 内镜技术的基本原理 内镜及腔镜的定义: 内镜:经自然通道进入者称为内镜,如胃镜、肠镜。可分为硬质内镜(如膀胱镜)和软质内镜(如胃镜)。 腔镜:经戳孔进入体腔或潜在腔隙者称为腔镜,如腹腔镜、关节镜等。 内镜系统主要分为电子内镜和观测系统(彩色监视器、中央处理器、光源装置)两大部分 。 二 内镜下的诊疗技术 内镜下的诊疗技术: 包括染色、放大、造影、活检、高频电刀、超声刀、激光、微波、射频、氩氦刀等。 电子染色内镜-NBI:一种利用窄波光的成像技术。它能够强调血管和黏膜表面的细微变化。用以提高早期癌的诊断率。 放大内镜:可将观察对象放大60-170倍。 胶囊 实时查看器 接收器及接收器腹带 应用专用软件 超声内镜:在内镜前端安装发射超声波的振子的“超声内镜”,这样就不仅仅是对消化道的黏膜表面,对黏膜表层以下的状态也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可协助行内镜下穿刺活检。 小肠镜:用以观察小肠病变。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由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传统电子内镜组合而成,除作标准电子内镜检查外,还能进行聚焦显微镜检查。最大优点在于内镜检查时无须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即可获取活体内表面及表面下结构的组织学图像。 三 内镜技术在外科临床的应用 内镜技术主要应用与以下治疗: 消化道出血的止血 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 胰胆疾病的治疗 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 良恶性狭窄的内镜治疗 消化道出血的止血 1.内镜下注射药物止血 2.内镜下硬化剂治疗: 静脉内注射1%乙氧硬化醇。 3.电 凝 止 血:通过高频电产生的热量使出血的血管脱水、凝固而达到止血。适合直径小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 4.氩气血浆凝固术:氩气是一种性能稳定、无毒无味、对人体无害的惰性气体,它在高频电作用下产生离子化氩气,凝固组织达到止血。弥慢性出血或胃窦血管扩张是最佳适应证,凝固组织容易脱落,不适合较粗的动脉出血,止血适应范围较小。 7.止血夹止血:主要适合较粗的露出血管,直接夹在溃疡底部露出的血管上。 8.曲张静脉套扎术 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适应于(1)对常规活检未能明确诊断病例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诊断;(2)切除消化道扁平息肉、早期癌和部分来源于粘膜肌层和粘膜下层的肿瘤。如食管息肉、胃息肉、早期胃癌、结肠息肉等。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通过ERCP联合EST可治疗胆总管结石、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造成的腹痛、慢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和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