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Ⅳ. 溶解氧模型 式中K2:大气复氧系数,1/d或1/s; R:湖库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耗氧总量,mg/(m3.d)或mg/(m3.s)。 式中A:养鱼密度,mg/m3; r:鱼类耗氧速率,mg/(kg.d)或mg/(kg.s); B:其他因素耗氧量,mg/(m3.d)或mg/(m3.s)。 (2)卡拉乌舍夫扩散模型(自学)P81 例4-4 某水库,其容积为1.0×107m3,某河流输入水量为2.5×107m3/a,水库内COD的本底浓度为2.0mg/L,河流中COD浓度为4.0mg/L,COD在水库中的衰减系数为0.08a-1。试求平衡时水库中COD的浓度及达到平衡浓度的90%所需要的时间。 解: 5. 水质模型的标定 (1)混合系数估值 Ⅰ. 经验公式法 式中 u*:摩阻流速(剪切流速),m/s。 ⅰ. 一个流量恒定、无河湾的顺直河流,河宽很大,而水深较浅 az在0.067左右;ay=0.058H+0.0065B,B/H≤100;ax=140~300,B=15~60m ⅳ. 菲希尔(Fischer)公式 ⅱ.泰勒(Taylor)公式 ⅲ. 爱尔德(Elder)公式 B/H≤100 Ⅱ. 示踪试验法 ⅰ. 定义:示踪试验法是向水体中投放示踪物质,追踪测定其浓度变化,据以计算所需要的各环境水力学参数的方法。 ⅱ. 示踪物质应满足的要求:①具有在水体中不沉降、不降解,不产生化学反应的特性;②测定简单准确;③经济;④对环境无害。 无机盐类(NaCl、LiCl)、荧光染料(若丹明W、工业碱性玫瑰红)和放射性同位素 ⅲ. 示踪物质的投放方式 瞬时投放 有限时段投放 连续恒定投放 连续恒定投放时,其投放时间(从投放到开始取样的时间)应大于1.5xm/ux(xm为投放点到最远的取样点距离) ⅳ. 瞬时投放计算公式 式中ρ:下游断面示踪物质的平均浓度,mg/L; M:瞬时投入的示踪物质质量,mg; A:监测断面面积,m2; x:下游断面距投放点距离,m。 在距离投放点下游x处测得不同时刻t的浓度ρ(x,t)i(i=1,2, …),将 对 作图,可得到一条直线,其斜率则为-1/Ex,从而可求得Ex (2)耗氧系数K1的估值 Ⅰ. 实验室测定值修正法 ⅰ. 原理: 用自动BOD测定仪或原始培养法分别测定10天或更长时间的BOD浓度值,用不同时间t对 作图,将会得一直线,直线截距 ,斜率 Ⅱ. 两点法 包士柯(K.Bosko) ⅱ. 实验室测定值的修正 ⅰ. 通过测定河流上、下游两断面的ρBOD值求K1 式中ρBOD,A,ρBOD,B:河流上游断面A和下游断面B处的BOD浓度; t:两个断面间的流行时间。 式中q:排入湖中的废水量; rA,rB:湖库中A、B点到排放口的距离; φ:废水在湖中的扩散角; ρBOD,A,ρBOD,B:湖泊中距排放口rA,rB的BOD平均浓度; H:废水扩散区的平均水深。 ⅱ. 对于湖库,利用离排放口不同距离两点处湖面的BOD平均浓度计算K1 Ⅲ. 根据河流等距离断面DO浓度及复氧系数K2求K1值 式中ρDO1、ρDO2、ρDO3、ρDO4:河流等距离断面1、2、3、4的溶解氧浓度。 (3)复氧系数K2的估值 Ⅱ. 欧文斯等人(Owens,et al)的经验式 Ⅰ. 奥康纳-多宾斯(O’Conner-Dobbins)公式 式中n:河床糙率。 谢才系数: 分子扩散系数: 0.1≤H≤0.6m ux≤1.5m/s Ⅲ. 丘吉尔(Churchill)经验式 0.6≤H≤8m 0.6≤ux≤1.8m/s (4)国内外确定的K1和K2值 Ⅱ. 日本 Ⅰ. 前苏联 Ⅲ. 中国 表4-14 前苏联测定的不同温度下的K1值 温度(℃) 0 5 10 15 20 25 30 K1(1/d) 污水 0.04 0.05 0.063 0.08 0.10 0.126 0.158 清洁水 0.051 表4-15 日本测定的K1值 河流状况 未污染河流 污染浅河流 污染深河流 K1(1/d) 0.04-0.10 0.06-0.24 0.12-0.24 表4-16 中国某些河流的K1、K2值 河流名称 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