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料

玉米高产栽培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是我县第二大粮食作物。2015年,我县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18.6万亩,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2.49%,总产65102.98万公斤,占全县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3.91%,所以玉米生产是我县粮食生产的重头戏。 一、高产栽培技术 (一)播种前准备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杂交种是保证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根据当地生态生产条件,结合品种特性进行科学选种,既要防止品种单一化,又要避免多乱杂。选择不同抗性高产品种合理搭配,以增强玉米的稳产性。另外,购买种子应选择信誉好的大公司品牌种子,种子质量标准应达到达;纯度≥96%,净度≥98%,发芽率≥85%,含水率≤13%。 2、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因当年用的玉米种子产于上年,存放时间较长,农民购到种子后,要对种子进行挑选,清除霉变、破碎、混杂及有病虫害的种子。 (2)晒种:选择晴天上午九时到下午四时进行晒种(注意:不要在铁器和水泥地上晒种,以免烫坏种子),连续晒2~3天,可提早出苗1~2天,出苗率提高13%~28%。 (3)浸种:玉米用冷水浸种10小时,比干籽粒播种的发芽快,出苗整齐;微肥浸种可补偿土壤养分,而且经济有效,比大田施用方便,如播前用0.01%~0.1%硫酸锌、硫酸铜、磷酸二氢钾等浸泡24小时,可促进萌发,提高发芽率。 (4)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为了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尽量选择包衣种子或用农药进行拌种。 3、播种机具的选择与调试 (1)机具选择:目前我县主要推广麦后免耕覆盖机播技术,针对因麦秸缠绕引起的下籽不均、深浅不一、缺苗断垄等生产实际问题,应选用装有秸秆切碎和抛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将麦秸切碎至5厘米左右并均匀抛撒。 (2)机具调试:播种前要根据种植密度确定行距、株(穴)距,核准排种量和排肥量,并把机具调整到位。半精量播种,要求每穴种子1~3粒,精量播种每穴1粒。机具调整好后要先进行拭播,检查播种深度和播种均匀性,检查行距、株(穴)距、覆土、镇压是否符合农艺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要调整合格后才能进行作业。套种地块,可选用滑板式或圆盘式麦垄套播耧,也可用套播铲等器具进行播种。 3、肥料准备 玉米常用肥料有尿素、二铵、复合肥、中微肥、玉米专用肥等。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要遵循以产定氮、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磷肥按氮肥的三分一左右)、分次施入的原则。玉米按照每生产100公斤籽粒需N 2.62公斤、P2O5 0.95公斤、K2O 2.34公斤,N:P2O5:K2O为2.8:1:2.5的比例进行配方施肥。中低产地块可适当降低磷、钾肥比例,超高产田块要提高磷、钾比例。一般产量水平亩施尿素30公斤左右、复合肥50公斤,严重缺钾地块补足钾肥。中产田采用前重后轻分期追肥方式,高产地块选用前轻后重的追肥方式,超攻关田采取前轻、中重、后补足的追肥方式。在施肥时间上按照叶龄指标进行追施,氮肥采用前重后轻追肥,即播后25-30天,叶龄30-40%时,追施总肥量的60-70%,播后40-45天,叶龄60-70%时,追施总肥量的30-40%,前轻后重施肥数量与前重后轻相反。 (二)播种 1、播种时期 抢时早播,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是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实现玉米丰产稳产的关键措施。麦后直播地块,要力争6月10日之前播种结束。 2、播种量 一般为每亩2.5~3公斤。 3、播种方式 要发挥区域经济和作物种植优势,优化种植模式,大力推广宽窄行种植技术,玉米采用80×40厘米、72×48厘米、70×50厘米、75×45厘米等种植模式。 4、播种深度 一般5~6厘米深为宜。墒情较好的粘土地,应适当浅播,以4~5厘米为宜;疏松的沙质壤土,适当深播,以6~7厘米为宜;若土壤含水量过高,不宜深播。播后及时镇压保墒,以利出苗。 5、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减产。合理密植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而定,一般耐密型品种每亩定苗4500株左右,大穗型品种每亩定苗3500株左右,高肥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 6、足墒播种 充足的土壤墒情是保证玉米苗全、苗齐的基本条件。在适播期内,要趁墒抢种,若土壤墒情不足,播种后要及时浇蒙头水。 7、施好种肥 种肥可促壮苗早发,种肥一般占总施肥量的10%左右,通常每亩施尿素3~4公斤和部分磷钾微肥,在玉米播种时随种子施入。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1)化学除草:播后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采用土壤封闭茎叶处理。土壤封闭墒情不足时,要适当加大喷药用水量。苗后除草,采取定向喷雾,严禁喷到玉米植株上,以免造成药害。 (2)间苗、定苗:幼苗3叶期间苗,4~5叶期定苗。定苗时,要留大苗、壮苗、齐苗,不苛求等距,对个别缺苗地块,可在近邻留双株补齐,按合理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