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崇熙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文化资产维护系.ppt
公民素養的社會連結與社會實踐 大學師生都應該是公民社會的公民,因而須與社會議題高度互動。 將社會議題(包括社會行動者)帶進課堂上討論; 將大學師生帶到社會議題現場進行社會參與; 消弭校園與社會之間的圍牆。 * 四、公民素養的理路 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議題處理生命終極關懷、理念意義、及價值判斷。 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議題處理使社會順利運作的制度性安排。 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議題處理面對環境挑戰的生存掌握度。 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議題處理提昇生命層次所需的美感、品味,及突破困厄所面臨的過渡、轉折、救贖、…。 * 大學教育的問題就在於沒有充分回應與教導學生如何處理一生都需面對的文化之天人物我關係議題。 大學教育經常僅提供「物」層次的專業知識技能訓練,而缺乏教導學生一生如何面對此四大議題時所需具備的「天」、「人」、「我」層次的哲學素養、社會運作、自我超越、與實踐行動。 * 大學公民素養教育基本上是以天人物我關係為內涵的通才教育 培養學生在人與天關係面向要有價值理念,並能進行多元價值理念的辯證,方能發展成為社會良心,因此需要倫理素養。 在人與人關係面向要能經營社會運作,透過公共領域與公共參與來關懷社會,因此需要民主素養。 在人與物關係面向要能對所處環境風險與科技風險有掌握度,且以適當技術與在地知識來發展多元智慧,因此需要科學素養。 在人與自我關係面向要能使生命適才適所地成長,透過美感品味與生活質感來使生命提升,因此需要美學素養。 * 以科學素養為例 公民科學素養的意義不在於科學知識多寡深淺,而在於現代社會公民應該具備掌握外在環境風險的能力。 公民具有科學素養並非個人事情,而是科技公共性的社會實踐,因為現代社會許多複雜的公共事務皆與科技相關。 公民科學素養的指標就宜以「民眾是否參與科技相關的公共事務?」為主軸,以民眾是否掌握科技風險性、政治性、公共性、文化性等科技性格來評估公民科技素養。 * * * 五、公民素養為專業教育的必要基礎 高橋勘次郎《技術的開發─如何邁向技術大國》 * 六、結語 公民素養教育不在於分類知識傳授,而在於打破校園╱社會之間圍牆,透過實踐式的社會議題來培養學生面對價值理念、社會運作、環境掌握、生命成長等面向議題時的能力、態度、與辯證行動。 公民素養教育的關鍵在於大學與教師的改變,而不是對學生的規訓或教導。 公民素養教育必須是大學校園內/外一起進行的反身實踐式社會運動。 * 林崇熙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文化資產維護系 * 一、台灣的公民素養出了問題嗎? 教育部電子報416期(2010/7/1)報導一項由「國際教育成就評量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針對38個國家14萬名中學生公民素養的測驗調查。 此項研究目的在於了解未來將成為公民的中學生在現今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對於承擔公民角色的準備程度為何?以及這些學生在學校的正式教育中對公民素養學習的成果為何? 測驗及調查的範圍包括:公民認知、對政治組織的了解、公民概念(如人權)、以及包括態度、觀點及活動參與等一個負責任公民的作為等等。 調查結果是台灣名列第四,僅次於芬蘭、丹麥、韓國。 * 我們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可是…… 身心問題 生活疑慮 國土保育 環境污染 能源危機 科技爭議 職場風險 * 我們有豐富的民主經驗…… * 我們都知道要節能減碳…… * 政府經常說重視文化資產…… * * 當學校教導學生要具備公共精神,為何學生在校務會議中經常噤聲無語? 當學校教導學生要追求社會正義,為何學生表達與政府政策不同的社會關懷時,學校當局就會來「關心」或「勸阻」? 當學校教導學生要體會尊重寬容,為何學生想表達不同於學校政策的意見時,學校會透過系主任來要求學生閉嘴? 由此可見,台灣公民素養最大的問題不在於課程知識內容,而在於缺乏校園內的反身式實踐,及缺乏校園外的社會實踐。 * 當知識與生活問題脫節及知識缺乏實踐性而無法解決社會問題時,教育就失去了意義。 * 學校與老師自身需先有公民素養 當前大學的主管與老師們大多從當年威權統治的社會文化氛圍中接受單一專業教育而成長; 當前大學對老師的專業要求、升等、評鑑、規訓等都不利於公民素養的實踐。 當今大學在意的是拼排名、搶經費、重績效,卻缺乏作為前瞻性社會良心的使命感與氣魄,因而無法面對當前個人、社群、及社會的重大議題。 * 想要教育學生,需先改變學校與老師 如果學生或老師參與社會關懷或社會運動,就被學校「關切」或阻止,則民主素養如何可能? 如果老師與學校沒有社會關懷,怎麼可能落實生態環保與社會正義? 如果不是以全校總動員來做(尤其是專業系所教育改革及校園文化),公民素養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 * 二、公民素養的定義有效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1CS03-3: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三).docx VIP
- 2025届高考物理考点一轮复习: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解析版).pdf VIP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docx VIP
- 快递业务操作规范与流程.pdf VIP
- 用在线乳化技术实现柴油机低温燃烧的研究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online emulsification technology in realizing diesel low- temperature combustion.pdf VIP
- 课桌椅项目实施方案-(范文模板).docx VIP
- 快递服务行业业务查询处理规范.doc VIP
- PDCA循环工作方法培训.pptx VIP
- 快递业务操作规范及投诉处理.doc VIP
- 充电桩采购安装项目售后服务承诺.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