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防骗指南概要.pptx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防骗指南概要

工 院 欢 迎 你 很多人上大学才第一次坐火车 我们充满憧憬,心随火车呼啸 一路向北,向南,向东,向西 奔向想象中的大学 父母总是说 注意安全,到了学校 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记忆 现在的大学生 小伙伴们是不是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满满的都是期待呢?但是大家开心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高考君也是为大家操碎了心啊。快来看看大学开学时的那些骗术吧! 各骗术归总: 案例1:代管行李,支开新生 小明同学刚上大学时,母亲送他来学校,在学校门口,三个戴着“新生接待人员”胸牌的男孩问他是不是来报到的,并问他是哪个院系,毫不设防的小李和母亲如实相告。其中一个男孩说,宿舍楼和院系的新生登记处离得比较远,拿着行李去不方便,就让另外两人在校门口看管皮箱,他则带小李他们去登记。小李和母亲高兴地跟着男孩去院系门口登记,还一会儿,男孩说想上厕所,可小李和母亲等了很久,都没见男孩回来,小李进厕所一看,人早没了。小李和母亲回到学校门口,行李已不见踪影。 新生人生地不熟,骗子就在车站、学校门口冒充接待人员,“热情”地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再调虎离山,借机偷走行李。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物品不要轻易离身,以免上当受骗。 案例2:转交学费,一去不回 小王一个人来报到。在火车站外,他找到了学校的迎新接待点,乘上学校迎新专车。刚上车,一名学生模样的男子主动搭讪,自称是学校学生会的成员。到校后,该男子热情地陪他办理各种手续。交费时,看着前面长长的队伍,该男子说,自己和收费老师认识,可以加塞,让小王在门外看管行李,由他代为交费。小王就把5000元学费交给他,结果该男子一去再也没露面。小编就亲眼目睹过这种事的发生! 警方提醒: 骗子以学生或家长身份混上校车后,再假冒学校迎新人员的身份与学生、家长搭讪,取得信任,以代交学费、前往银行取钱为由乘机诈骗。新生在报到时,不可将钱物交给陌生人,报名交费务必亲自办理。 案例3:冒充室友,盗走钱物 小马前年一个人来学校报到。进宿舍后不久,有个女孩进来,说自己也是住这个寝室的学生。过了一会儿,小马想出去买点东西,邀她同往,她说还要等着父母,于是小马独自走了。等小马回来后,“室友”已不知去向,小马的包被翻开,包内的现金也不见了。 刚入学时,新生相互不认识,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装扮成新生或老乡和学生套近乎,骗取信任,并乘机盗走学生的财物。对陌生人,应想办法确认其身份,离开宿舍时应将贵重物品随身带走,或者锁上存放起来。 案例4:寝室推销,竟是假货 去年9月初的一天,小雪在宿舍里。一名20多岁的女子拎着两个大袋子来到宿舍,自称是某文具产品代理商,毕业于该校市场营销专业,考虑到大学生挣钱难,特意为学妹们创造勤工俭学机会,在聘用该产品的学生代理。在她的动员下,3名女生花600多元从她手中进货。对方走后,女生才发现留下的东西都是假货。 上门推销是新生经常遇到的骗局。骗子所推销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上当者往往以外地初来乍到者居多。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买东西时最好到学校内外的正规超市购买。 案例5:招聘兼职,骗取押金 新生小杨在校园内看见兼职广告上说,可免费提供兼职服务平台,小杨便去应聘。对方口头上答应为他找个轻松又能赚钱的兼职,提出要他交纳几百元押金,合同解除后那些押金会退还。小杨交了50元报名费及200元保证金,对方让他等候通知。半个月过去了,小杨再去打听,已人去楼空。 学生想利用课余做兼职,应聘时一定要查看对方资质,应聘过程中遇到索要身份证、交押金保证金者,立即转身走人。按照国家规定,用人单位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凡有收费都视作违法。 刚开学,会有很多学长学姐来寝室推销英语报纸、各种杂志,基本你交钱了,说每月一期,很多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其实,说实话,这东西基本没有人看,如果你的确真想学,可以寝室几个人合起来订一份就够了。同样,会有各种人上门推销电话卡、充值卡的,这个时候就要小心了,很多时候没有售后保证,或者本来就是骗,办卡到学校正规的营业厅办理,当然开学营业厅也会在学校摆帐篷设点销售,这个也没有问题,总之上门的个人就得小心了。 案例6:寝室推销报纸、电话卡 通常在非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后,会接到一些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有的接到的电话内容类似资助新同学学费、生活费等理由,骗取银行卡密码。还有的打电话自称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 案例7:诈骗电话,骗取个人隐私及财物 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遇到此类事件要先向有关机构电话求证,遇到欺诈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案例8:冒充老师,骗取钱财 报道搞定可以休息一下了,寝室门开了:你们是今年的新生吧,我是某某老师,这是某某卡请把费用交一下,就几百块既然老师来了,赶快交钱吧,付了钱拿了卡,老师是谁,没人认识。 骗子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