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教江苏)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二单元第5讲.ppt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教江苏)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二单元第5讲.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教江苏)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二单元第5讲

1.依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民主提供了渊源”这一观点? 提示:雅典民主政治中体现的“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分权”的组织形式、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制和任期制,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经验。 2.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提示:雅典民主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史论归纳]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局限性 (1)特点 ①人民主权: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公民掌握政权。 ②集体领导:意见不一致时,少数服从多数。 ③轮番而治:轮流统治与被统治,每个公民可以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 ④法律至上:公民内部是平等的——后世的民主政治基本都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2)局限性 ①民主性质的原始性: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②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 ③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命题分析] 考法1 从制度创新角度命题。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中,创立了一系列民主结构,如公民大会、陪审法庭、五百人会议等;创立民主运作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解题时需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 考法2 从雅典民主局限性角度命题。雅典民主政治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解题时需要运用所学知识验证观点。 考法3 从中西对比角度命题。民主与专制,独立自治与“大一统”,山地、海洋与平原、大河,工商业与小农经济,彰显了中西方文明的多样性。解题时可从地理环境、经济、政治体制等多方面进行比较。 1.(2013·江苏单科,13)下面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解析 观察图文数字可知古雅典居民由自由民、外邦人、奴隶构成,根据所学知识,雅典享受民主的只是自由民,外邦人、数量众多奴隶并没有民主权利,自由民是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故B项符合题意。外邦人、奴隶没有,公民权超过半数还多,自由民未超过半数,排除A;C项从图中得不出;D项图中未体现,也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2.(2016·江苏单科,14)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直接民主下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题干中未涉及“派系纷争”和“雅典城邦内部混乱”,排除C、D项。 答案 A 考向三 罗马法的内容、地位和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一 第三表(执行):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拴住,但(镣铐)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十二铜表法》 史料二 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 ——《万民法》 在成文诉讼中,案件的形式起有巨大的作用:在用语中最小的错误都会使全部诉讼失败。 ——科瓦洛夫《罗马史》 史料三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如果用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三百阿司,如为奴隶,则为一百五十阿司。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史料一信息“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体现了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但(镣铐)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史料二说明罗马法重视证据和形式的特点。 3.史料三中妇女没有政治权利,奴隶的权利不受保护,不能真正做到人人平等;极力维护奴隶制度,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1.依据史料一分析《十二铜表法》对债权人权利的规定体现了罗马法怎样的法律思想?有何意义? 提示:法律思想: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意义:有法可依,贵族随意解释法律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我们如何认识罗马法在运用过程中的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