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人民版必修2自主练习:专题一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Word版含解析
自主广场
我夯基我达标
1.西汉政府垄断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行业开始于( )
A.汉武帝 B.汉成帝
C.汉哀帝 D.汉高祖
思路解析:汉武帝时,规定煮盐、冶铁、铸钱、炼铜这些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归官办,由政府垄断。
答案:A
2.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 )
A.青瓷 B.蛋壳黑陶
C.白瓷 D.粉色彩陶
思路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越窑”二字,越窑生产青瓷,邢窑生产白瓷。
答案:A
3.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工艺水平达到历史的高峰是在( )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思路解析:早期铜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青铜铸造达到高峰是在商周时期。
答案:B
4.下列有关春秋时期冶铁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湖北大冶铜绿山铁矿开始采冶
B.冶铁采用石质工具和铜质工具
C.有已知的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器
D.创造出了借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
思路解析:A、B、C三项均为春秋时期的技术,借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是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
答案:D
5.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是在( )
A.商代中期 B.东汉末期
C.雍正时期 D.康熙年间
思路解析:唐代晚期首创釉下彩绘,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进一步提高,到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答案:C
我综合我发展
6.中国古代“工官”工场的特点有( )
①官府统一经营管理②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③代表着古代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④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官营手工业在明代以前占据着主导地位,明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等原因,民营手工业日益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④被排除。
答案:A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有桑麻,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那时候,桑麻种植开始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汉朝的丝织品,以临淄和襄邑(在今河南)所产最为有名。那里的丝织品,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中期)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两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简明宋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西汉(2年) 唐朝(752年) 南宋(1210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 42.8 32.3 53.2 江淮地区 15.2 23.4 45.6 西南地区 3.9 7.1 9.2 材料三: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期一片葱茏。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称为“陆海”。然而,关中作为许多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筑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记载。秦岭北麓的森林至今早就无影无踪了。
——《沧海神州·中国历史地理谈丛》
请完成:
(1)秦汉至北宋时期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有哪些变化?请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2)秦汉至北宋时期丝绸生产格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思路解析:本题以图文材料作为考查的载体,旨在培养阅读理解史料、正确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掌握“图史相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第(1)问的解题关键是依据材料一,找出正确的时期分界线,即以秦汉、唐中期为界;第(2)问的解题关键是高度概括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参考答案:(1)秦汉时期,我国丝绸生产的产地主要位于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秦汉以后,丝织技术逐渐由北向南传播;唐代中期以后,南方的丝绸生产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
(2)黄河中下游人口密度过大导致的过度垦殖和历代帝王营建坟墓、宫殿导致乱砍滥伐,使黄河中下游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从而造成气候和土壤的变化,植桑养蚕的自然生产条件被严重破坏。
8.阅读下列材料:
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指出:“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桑蚕也。”
请完成:
(1)我国古代的衣料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棉布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思路解析:衣料经历的发展趋势可依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衣料进行归纳;棉布盛行的原因可以从棉布的性能、价格等方面入手分析。
参考答案:(1)由麻和葛到丝绸再到棉布。
(2)棉布衣服的御寒保暖性能好;棉花种植广泛,原料充足;棉布的价格便宜,未超出普通百姓的消费能力。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始制造各类日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人民版必修2互动课堂专题一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Word版含答案.doc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1-1课件:第4章§11-2.ppt
- 历史人民版必修2互动课堂专题一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Word版含答案.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2互动课堂专题一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Word版含答案.doc
- 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高三2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2互动课堂专题七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2互动课堂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Word版含解析.doc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1-1课件:第4章§11-1.ppt
- 历史人民版必修2互动课堂专题三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2互动课堂专题二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2自主练习: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2自主练习:专题三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2自主练习:专题三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五四走向整体的世界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四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八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2自主练习:专题六2.罗斯福新政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四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八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Word版含解析.doc
-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六一“自由放任”的美国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