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至于”的发展及其机制.pdf
“至于的发展及其机制
聂仁发
o、引 言
“至于”在现代汉语里主要引入句子话题,是话题标记。例如:
①他还记得自己当时怒气冲冲地向山岗吼叫,至于吼叫
的内容他此刻已经忘了。
上古汉语里“至于”不是一个词,其中“至”是动词,“于”是介
词。例如:
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诗经·思齐》)
“至于”的发展需要搞清楚三个问题:一是“至于”词汇化的动
因;二是动词“至(于)”哪去了;三是标记“至于”哪来的。
一、“至于的词汇化
1.1 “至(于)”的语义语法特点
从字源上看,“至”是会意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到”。甲骨文
中用箭抵地表示:
至至,从矢从一,表示矢至于地。(《中国大百科全书·语
言文字))1988:197)
。至于。的发展及其机制
例如:
③林木茂而斧斤至焉。(《荀子·劝学》)
④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患。(《墨子·卷一》)
上古汉语“至于”还不是一个词,而是动介结构。例如:
⑤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
子·秋水》)
其中,“至”是动词,“北海”是所至之地,“于”是介词。结构层
次与关系如下:
[至动词[于介词0宴语]补语]
。至于”可接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因为所接宾语的性质
不同,“至于”分出两个义项。接体词性宾语的“至于,”表示到某一
处所、时间、对象等,例如:
⑥王命众悉至于庭。(《书·盘庚上》)
⑦其修至于今。(《墨子》)
⑧刑于寡妻,至于兄弟。(《诗经》)
接谓词性宾语的“至于。”表示某一结果、程度等,例如:
⑨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
⑩吾恐其惊而遂至于惑也。(《庄子》)
⑩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孙子》)
“至于,”与“至”的用法意义都相同,“于”仅仅起到联结作用,
删除之后不会影响结构和意义。“至于。”的用法意义“至”不具有,
“于”不能删除。
1.2“至(于)”的分化
据郭锡良(1997),介词“于”甲骨文中即已出现,春秋战国达到
】64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辑)
全盛,汉代以后逐渐退出,唐宋以后“于”只保留在书面语中。“于”
的退出使“至于”发生分化,表示处所时间等的“至于。”丢掉“于”回
到“至”。这种变化在《史记》与《左传》对同一事实的叙述中有明显
的表现。例如:
⑩a.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
至于无棣。(《左传·僖公四年》)
b.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
棣。(《史记·齐太公世家》)
⑩a.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左传·僖公二
十八年》)
b.甲午,晋师还至衡雍,作王宫于践土。(《史记·晋
世家第九》)
@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搜神后记·
卷五》)
⑩儿闻语已,至明清旦,竟不问父,独往诣彼。(《百喻
经·与儿期早行喻》)
“至”本来就可以直接带体词性宾语表示到某一处所、时问
等的,“于”的脱落不过是“至”的用法意义的回归。到了现代汉
语,“至”又被“到”取代,只作为语素保留在“至今、至此”等词
语中。
上面描述的是“至于。”的出路,“至于:”没有发生这样的变化。
原因是接谓词性宾语、表示到某一结果、程度是“至于”连用后产生
的,“至”没有这样的语义语法功能,不能替换“至于。”。例如:
⑩丞相素不善饮,辄自勉强,至于沈醉。(《世说新语·
汰侈》)
⑥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盐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