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种、煤质及配煤
能源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赵虹zhaohong@zju.edu.cn
2011年5月
提纲
第一部分 煤的基本特性及对燃烧(电厂)影响
一、火力发电厂的基本情况
二、煤的形成及地质特性
三、煤的分类
四、煤的分析指标(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灰熔融温度)对电厂机组运行的影响
第二部分 配煤的若干问题研究
一、火力发电厂的基本情况
1、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
化学能(矿物燃料:煤、油等)→燃烧→炉内热能(高温烟气) →传热→锅内热能(高温高压蒸汽) →汽轮机→机械能→发电机→电能
化学能、机械能、电能:高品位能
热能:低品位能
影响发电厂效率的主要因素:热能→机械能;从设备角度:汽轮机,从循环角度:参数(锅炉)
2、参数对效率影响及电厂机组的参数
煤的理论燃烧温度(神混煤)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碳
Car
%
62.69
氢
Har
%
3.74
氧
Oar
%
9.44
氮
Nar
%
0.74
硫
Sar
%
0.39
全水份
Mt
%
15.4
灰份
Aar
%
7.6
挥发份
Vdaf
%
35.28
低位发热量
Qnet.ar
kj/kg
23545
氧浓度 %
理论燃烧温度 ℃
21
2017
60
3808
100
4475
电厂参数
超高压炉 p=11.8~14.7 MPa
125MW机组、200MW机组,400-420t/h,670t/t锅炉(13.7/540/540)(345-370)
亚临界压力锅炉 p=15.7~19.6 MPa
300MW、600MW机组,1000-2000t/h锅炉(17.35/541/541)(320-330)
超临界压力锅炉 p≥22.1MPa
大于600MW机组,2000t/h以上锅炉(25.4/571/569)(300)
超超临界机组
大于600MW机组,2000t/h以上锅炉(26.25/605/603)(280)
即使是超超临界机组,机组效率也就在45%。
3、煤在火电厂机组牵涉的设备和应用
煤场和输煤系统
碎煤机
煤的粒度和杂质
煤的流动性
磨煤机
水分 干燥出力的影响 可磨性系数的影响
可磨性系数 磨粉出力的影响
煤矸石 石子煤的影响
挥发分 磨煤机出口温度的控制 煤粉细度的控制 制粉系统的选择
发热量 总体出力的影响
燃烧系统
燃烧器形式及布置
炉膛及各种热负荷 挥发分、发热量
炉膛形式(形状)
Nox排放 N含量及挥发分
脱硫装置
硫含量
灰成分
除灰
灰分大小
灰成分
水分对原煤流动性的影响
水分含量4.83% 水分含量6.84%
水分含量8.19% 水分含量13.03%
二、煤的形成及地质特性
煤是由多种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混合组成的十分复杂的固体碳氢燃料。
植物遗体 泥炭或腐泥 腐泥煤
褐煤 烟煤 无烟煤
成煤第一阶段
成煤第二阶段
煤的成分组成
煤种
Cdaf ,%
Odaf,%
Mad,%
Vdaf,%
真密度
泥炭
56-66
26-34
40
70
1.0
褐煤
67-73
17-25
10~30
44-58
1.1
长焰煤
80.46
12.74
13
37~49
1.25
气煤
81.6
11.01
3
30~37
肥煤
87.35
5.73
2~2.4
25~37
焦煤
89.77
4~5
0.2~0.9
20~28
瘦煤
90.34
3~5
1.5
14~20
贫煤
91.01
3~4
0.9~1.2
10~18
~1.35
无烟煤
93.53
2.01
5
1.5~10.0
1.4~1.8
造成煤种(煤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导致煤发生变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压力。
温度和压力的来源
1、高温的岩浆直接侵入或接近煤层;
2、当地壳发生运动时,在巨大的侧压力作用下煤系地层发生强烈的褶皱和断裂,也可以产生强大的压力和高温;
3、更为普遍的是地壳深处的放射性物质所放出的热量以及煤层之上所覆盖的岩层的静压力。
成煤的地质年代
在整个地质年代中,全球范围内有三个大的成煤期:
(1)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迭纪,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主要煤种为烟煤和无烟煤。
(2)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和烟煤。
(3)新生代的第三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其次为泥炭,也有部分年轻烟煤。
代
纪
距今时间
(百万年)
动物界
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深化设计方案(403页word).docx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part1.pptx VIP
- 儿童绘本改编与创作教案.pdf VIP
- JGJ-T291-2012: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实施指南《GB_T18944.2-2022柔性多孔聚合物材料海绵和发泡橡胶制品规范第2部分:模制品与挤出制品》实施指南.docx VIP
- 2022新能源风电场接入集控中心技术方案.doc VIP
- 白头翁的故事培智.ppt VIP
- 应聘人员登记表单.docx VIP
- 5S_培训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