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历史试题研究 商鞅变法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中考历史试题研究 商鞅变法课件

2、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3、焚烧诗书,制定秦律 加强思想统治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商鞅的“焚烧诗书”的认识? 从当时来看,他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要更好地执行变法的话,就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要排斥儒家,那么“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从历史长河来看,“焚烧诗书”损失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典籍,还开创了一种对文化的极端做法。 此外,商鞅还在社会风俗等领域进行了改革: 如: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6、九岁男孩金阳出版的《时光魔琴》一书中写到:通过时光魔琴回到秦国,他看到彪形大汉郑兴的邻居刚成年的儿子在搬家,搬到郑兴对面。回答问题: 商鞅变法中哪一项规定造成上述现象( ) A、经济改革 B、文化改革 C、政治改革 D、社会习俗改革 造成上述现象的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小农经济 B、革新社会风貌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增强社会凝聚力 本部 小结 一、变法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占得优势,以巩固统治 二、变法措施: (一)富国之举:以农富国 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法 (二)强兵之举:以功强兵 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3、建立严密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4、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 5、焚烧诗书,制定秦律 从变法的措施中你能看出变法的性质是什么? 三、变法性质: 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封建化改革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三)集权之举:加强控制,服务耕战 学术争议:关于商鞅变法的性质 (1)新兴地主阶级变奴隶制为封建制的社会革新运动(主流观点,教材持此说) (2)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统治者振兴奴隶制度的自强、自救运动(高炳生) (3)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又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改革运动 (杨师群) 我的认识:我认为商鞅变法中对立双方的斗争是“君主集权”与“贵族分权”的斗争,所以商鞅是站在国家、君主的立场上行事的,这一行为之所以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也仅是一种客观效果。 至于“商鞅是为地主阶级服务” 的说法,有点“事后诸葛亮”的色彩。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商鞅被押赴刑场 三、商鞅之死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印,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 司马迁关于商鞅被车裂的原因总结准确吗,为什么? (2)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靠山 (1)守旧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与反扑 学术争鸣: 古人:往往将商鞅之死归咎为其刻薄寡恩、用刑太过。 今人观点多元化: (1)阶级利益冲突:新兴地主阶级PK奴隶主旧贵族(教材) (2)权力之争的牺牲品:商鞅PK秦惠王 (叶文宪) (3)道德品质不好而惹人恨 (类似古人观点)(程念琪) 我认为:商鞅之死,应是利益冲突,而且是多重利益交叉在一起的,这种利益冲突并非仅用阶级斗争就能说清的。请时刻记住一句话——改革是利益再分配。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改革者的命运如何,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惨死,只是说明守旧势力的强大与疯狂。商鞅虽死,但他推行的变法已经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力不断增强,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所以说变法是成功了。 “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以趋敌,左携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愤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