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的发现.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射线的发现.doc.doc

【物理学史拾零】 X射线的发现 1895年11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Konrad Rontgen,1845~1923)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放在用黑纸板密封的真空放电管近旁,涂有铂氰酸钡盐的纸屏闪出了荧光,他断定这是一种新的效应经过一系列研究之后,伦琴认为产生荧光的原因是来自于放电仪器,放电仪器产生了一种贯穿力很强的辐射,12月底,伦琴提交了题为“”的报告,把这种新的辐射命名为“X射线”X射线是19世纪末物理学最重大的发现之一那么X射线究竟是怎样发现的? 1858年,德国的盖斯勒(Geisser,Heinrich,1814~1897)制成了低压气体放电管。1859年,德国的普吕克尔(Plücker,Julius,1801~1868)利用盖斯勒管进行放电实验时看到了正对着阴极的玻璃管壁上产生出绿色的辉光。1876年,德国的戈尔兹坦(Gold-stein,Eugen,1850~1931)提出,玻璃壁上的辉光是由阴极产生的某种射线所引起的,他把这种射线命名为阴极射线。后来,对阴极射线的组成和性质以及这种射线所引起的荧光现象的研究,分别导致了电子和X射线的发现。1879年,英国的J.J.汤姆逊用实验方法证实了阴极射线的粒子就是电子。 1895年11月8日,星期五,这天下午,伦琴像平时一样,正在实验室里专心做实验。他先将一支放电管用黑纸严严实实地裹起来,在暗室中接通感应圈,将感应圈产生的数千伏的高压接在放电管的阳极与阴极之间,意外的发现在1米以外的涂有亚铂氰化钡的荧光屏发出荧光,他感到很惊讶,因为他知道阴极射线绝不能穿过数厘米以上的空气,不能使这面在将近一米外的荧光屏闪光。莫非是一种未发现的新射线吗?他前后移动荧光屏的位置,只见荧光屏上的荧光仍随放电过程的节拍断续出现。实验还发现这种新射线的穿透能力极强。它不仅可以使密封的底片感光,可以穿透一般的物体,还可以穿过薄金属片,但新射线不能穿透一张薄的铅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它不能被磁场所偏转。12月22日他取出一个装有照相底板的暗盒放在荧光屏的位置上,请他的夫人贝尔塔将一只手平放在上面,再接通放电管,这样照射了15分钟。底片在显影液里捞出来后,手部的骨骼清晰可见,无名指上那颗结婚戒指都清清楚楚,这是因为戒指完全挡住了射线。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照片出现了。这种新射线叫什么名字呢?真是个未知数,好吧,暂就先叫它“X射线”吧。在完成一系列实验之后,伦琴才于1895年12月28日以通信方式向科学界报告了他关于X射线的第一篇论文:《一种新的射线初步报告》宣告了X射线的发现。他投送的那些邮件有一份是给维也纳的物理学家艾克斯奈尔的。这艾克斯奈尔与伦琴相交笃深,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项伟大的发现,其欢悦之情不能自禁。当天他正举行家庭宴会,便将伦琴夫人那只左手的X射线照片拿出来向朋友们夸耀,这自然使满座惊叹,家宴生辉。而席间又有一位好事者叫雷谢尔,立即提出要将照片借回去好让家人也一饱眼福。碍着面子艾克斯奈尔便借给了他。不想雷谢尔的父亲是维也纳《新闻报》的出版人,这老雷谢尔真不愧为新闻老手,一眼就看出这是一条将震动世界的消息,接到照片的第二天——1896年1月5日,就在头版以《耸人听闻的发现》为题,在全世界第一次发表了这条独家新闻。这个德国科学家的伟大成果竟首先在奥地利发表,然后伦敦《每日记事》驻维也纳记者又立即将《新闻报》的消息发回总社,1896年1月6日伦敦便向全世界发出这样一条新闻: 因此,这项发现一公布,就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医务界和科学家随即把X射线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但是物理学家对该神秘射线的本性一下子还搞不清楚。直到1912年,德国科学家们才认定X射线是最短的电磁波。1913年,英国的布拉格父子由此创造了一种用以阐明晶体结构的X射线光谱学。 伦琴的伟大发现使人们掌握了一把透视物质内部奥秘的钥匙,给科学家提供了有关原子及分子结构的大量知识,包括DNA的结构等重大发现都与X射线的应用密不可分,它在医学上的应用更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伦琴是位无私的人,他把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作为第一枚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他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转赠给维尔堡大学作为科学研究经费。 《物理教学论》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素材资源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