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PDF版无答案.pdfVIP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PDF版无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清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PDF版无答案

贵阳市清华中学2017届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一、本卷共24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 特点。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若以此为论文 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B.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 2.“所谓不知 《春秋》,不能涉世;不精 《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 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C.注重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D.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3.秦汉之制,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薄于郡,中央 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者贬秩,重则免 官、服刑。这一措施的实行最突出的作用是 A.结束分裂 B.分割相权 C.经济发展 D. 强干弱枝 4.《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 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5.《三国志》载:“景元元年 (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 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 十万。”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有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 B.促进了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开发 C.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 D.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对峙局面 6.《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 (853年)12 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版 (历 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但是由于历法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 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法仍旧风行。这反映 A.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 B.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 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 7.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 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 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 学者须先立志 8.“正统十年 (1445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 会议,遂为例……”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 A.设立军机处 B.建立三省制 C.确立三公制 D.废除丞相制 9.“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 文观点相符的是 1 A.孟子的 “仁政” B.黄宗羲的 “人民为主” C.王阳明的 “心学” D. 顾炎武的 “经世致用” 10.“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庆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 “丝绸之利日扩”, 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 新特点 A.专业化商业城市大量出现 B.区域经济中心开始崛起 C.地处水陆交通要冲 D.城市对外贸易比较活跃 11.朝臣纷纷上折条陈反对议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