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11年的保路运动发展迅速,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列强可以合法的在中国投资修路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之枢也。”利于当时列强侵略最为便捷的是 A.火车 B.轮船 C.电报 D.报刊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此段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由外国人创办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需要外国人技术上的帮助③近代中国完全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而非民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你知道这个老古董吗? 1840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⒈过程 ⒉发展特征 动力:人力、畜力→机械动力 技术:引进技术→自制自研 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对象:平民化、普及化 进程:先慢后快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⒈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 正式办理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成就 时间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⒈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1949年11月 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 辛亥革命后 正式办理 1896年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1866年 成就 时间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⒈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⒉电报的发展 ⒊电话的发展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 ⒈转变人们思想观念; ⒉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⒋使生活多姿多彩; …… *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人力车,又称作黄包车,或者东洋车,是一种人力的交通工具,一般有两个轮子,上有座位可坐一到二人,由一个人在前面拉行。黄包车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日本,被称作人力车,传入中国以后因为1913年在上海租界规定公共人力车必须漆成黄色,所以后来黄包车一词反而较为常用。 19世纪中后期链式传动自行车发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华人,据埃米莉·哈恩《宋美龄传》说,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 如果我失败了,那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不幸。而会是所有中国工程师,甚至是所有中国人的不幸!为了证明中国人的智慧和志气,我别无选择!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1909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京张铁路中的“人”字形轨道、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令中国人扬眉吐气。 上海磁悬浮列车西起上海地铁2号线龙阳路站,东到浦东国际机场,线路全长30公里,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431公里,单线运行时间为7分20秒。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行的高速磁悬浮铁路。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慈禧生前坐过的汽车 1902年,袁世凯从香港辗转买下一辆德国产的白色敞篷汽车,这也是当时整个中国的第一辆汽车。袁世凯迫不及待地到了宫里,把这个新鲜玩意献给慈禧。不料,慈禧太后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 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就是汽车。 1956年7月14日8时,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为728万辆,比上年增长27.6%,已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