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光能》杂志2011年12月刊封面报道-施正荣——不妥协的老大.docVIP

光能》杂志2011年12月刊封面报道-施正荣——不妥协的老大.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能》封面:2011年12月刊 施正荣——不妥协的老大 Shine《光能》杂志2011年12月刊封面报道:施正荣——不妥协的老大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我要申明一点,这也许是第一次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家企业的竞争力而是放在了企业领导人身上,这并非是一篇倾向性的报道,而实在是施正荣所代表的,已经超出了尚德本身。 相信很多人知道“光伏”这个词是因为施正荣,从对2005年中国首富的关注,到对这个行业的好奇,再到投身于这个行业,6年的时间,无数的资本和怀揣梦想的淘金者跨入这个行业,潮起潮落间,施正荣一直站在风口浪尖。 很多人和企业与笔者一样,都是从其它兄弟行业转入光伏。记得在2006年初,中国政府从“资源换美元”中如梦初醒,开始打压污染耗能行业,笔者所从事金属硅行业也由于上不起环保设备的小企业众多,行业陷入停滞状态,那时一吨加工粗糙的金属硅售价1000美元(当时美元汇率大概是8.3),只能赚300-500元人民币。为了让读者更方便理解这个利润率的概念,笔者举个例子:经常有企业在接到订单后出货时,发现海运费或是汇率稍微浮动一点,最后利润为零甚至是负数,所以笔者在08年看到企业不计成本的一批批空运组件时才会瞠目结舌。 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行业是大势所趋,因此笔者在当时也寻求个人的职业转型,这时尚德已经在西方一片狂欢声中上市, 施也在圣诞节前后以186亿的资产成为中国首富。但他真正被国人熟知却是在2006年初,在签约鸟巢项目后,媒体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笔者也是在这个时候看到了每公斤1美元的金属硅卖到国外提纯为多晶硅后,以100美元的价格被国人买回来,在被刺痛的同时也看到了关于尚德和施正荣的相关报道,当然,那时谁也不会想到在08年三季度,多晶硅的现货价格已经涨到了近500美元/公斤。 耀眼的布道者 那个时候,大众媒体总是喜欢追朔施的身世,大家也乐于看到一个草根英雄的崛起,所以少时穷困,青年留学,不惑创业的施正荣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代表,典型的海归技术英雄。 可以说,中国光伏能有现在的局面,施正荣功不可没,业内至少70%的企业是跟着尚德的足迹踩进了这个行业。如果觉得这个数字夸张,那么去数一下现在中国的光伏企业有多少是在2005年后成立或者开始涉足光伏领域的就知道了。 第一次见到施正荣,是在上海的第二届SNEC展会上,尚德给这家展览公司提供了很大支持。开幕仪式结束后,施和几位光伏届的专家被众星拱月般的媒体团团围住,那时的施正荣给人的感觉是锋芒毕露,光彩照人,这是尚德最强盛的时刻。此时强如英利、天合,在尚德和施正荣的强大气场下,也只是红花边上的一朵绿叶。 招风的大树 施正荣一直以行业老大自诩,从言谈上给人的感觉也是舍我其谁的感觉,对于中国光伏业,他确实做了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尚德的成功模式带动的中国投资狂潮。 SolarWorld和美国钢铁工人协会发动了各种反倾销,尤其是SolarWorld,从德国追到美国,对此施正荣在2009年赴欧希冀解决争端,在美国“301”法案推出时也四处呼吁。 中国人好大喜功的恶习被美国人当真了,光伏企业获得的银行授信被中国企业有意无意、国外企业别有用心的当做贷款来看,美方将这点在新一轮的反倾销调查中夸大其词。对于这些控诉,施正荣表示“光伏产业需要一个统一的市场机制,也包括贸易争议的解决机制。” 实际上尚德是唯一一个有机会让中国光伏行业出现统一声音的企业,从施正荣的言谈中也可以透露出他也致力于同行之间的互相合作,但时至今日,中国光伏仍然如沙雕的城堡一般,看似庞大壮丽,实则不堪一击。虽不能责怪尚德的不作为,但终究让人扼腕。究其原因,在于施正荣的性格所致,但我们细细分析,却又不能将问题归结到施正荣和尚德的头上。 笔者曾将光伏行业形容为一桌麻将,政府、国企、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四方博弈,在这个赌桌上,国企的赌资是由政府提供的,而政府和大企业又暗通款曲,所以小企业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这也是国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从乳制品行业强制上检测设备就可以看出,最后倒下的反而是那些没出过什么问题的小企业。 同时几乎所有的政策、标准都是向着大企业倾斜的,所以小企业很少愿意参与协会等行业机构,所以在中国开会,上面坐着的永远是那几家大企业的负责人或高管。因此在今年德国汉堡和美国达拉斯展上,一家小企业接连爆出“1美元/瓦”和“0.89美元/瓦”的超低价,笔者在观察后,发现该展位几乎无人问津,但市场价格却被整体拉低了。 我们回头看看国内大厂,如果大厂间能够达成协作共赢的模式,中国光伏的发展也会顺利许多,毕竟如果能够多赚些,没人愿意背负“低价倾销”的恶名。但尚德在此却没能成功的收服各路诸侯,换言之,现在的尚德,只不过是拳头最大罢了。这是为什么? 逐鹿的鹿 如果把光伏市场竞争比作群雄逐鹿,那么尚德则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