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沥青路面)试题.docx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沥青路面)试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技术标 1)主要施工方法; 2)拟投入的主要材料、机械、劳动力安排计划; 3)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4)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5)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6)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7)施工总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8)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附表一 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 拟配备本项目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一) 主要施工方法 一、道路工程施工 道路工程施工流程: 挖除旧人行道板 →旧平侧石→ 铣刨沥青砼→老路面基层压密注浆 →二灰碎石→侧平石→水泥混凝土→沥青砼路面→整修边坡→人行道整修。 1、土路基填筑 本工程属旧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区域内的原有道路还未拆除,道路用地范围内的各种管线工程及附属结构物的改造施工,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安排,管线施工保证回填质量,以满足路基要求。 路基施工之前,复核地下管线和地下隐蔽设施的位置和标高,检查井、雨水口以及公用管线的附属设施清楚注明,避免埋没或堵塞。对新近埋设地下管线,复验其沟槽回填质量。如未达到规定要求,采取补救措施,根据加密测量控制点放出道路中心桩,桩距在直线段一般为20m。 验证沿线地质和地下水位状况,取样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做好排水措施和防汛措施,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的排水边沟,保证施工期间排水畅通。 1.1.1.1挖土 在挖土施工之前,根据设计的路床高程和施工区域内的原地面高程,进行高程测量,定出挖方部分的面积及挖方深度,挖方主要采用机械挖除,局部地区采用人工配合挖方,挖土由边到中,分层循序进行。挖土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纵横坡,如原地面坡度陡于1:5,则应挖成向内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挖土时不得挖成沟塘,严禁掏空挖土。若发生超挖,用与挖方相同的土壤填实,压实至规定压实度,若达不到规定,采用合适的筑路材料填补压实。当路基经过河、塘段落时,先筑坝抽水,清除淤泥,底部填片石作承托层,再分层填筑6%灰土厚60cm,再回填素土至车行道路槽下60cm。 挖方路段路基施工时,在路基两侧开挖较深的排水沟,以达到疏干地表水,降低地下水,保证土路基施工时的排水。 1.1.1.2填土 填土部分主要应对不良路基进行的,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局部松软路基 地表挖除松软图土20cm,用6%石灰土回填。车行道路槽下0~30cm采用8%灰土处理,30~60cm采用6%石灰土处理,填土不足60cm的段落,应超挖至60cm。 (2)下卧淤泥质亚粘土段路基 淤泥质粘土埋深段土层中淤泥质亚粘土层应予以挖除,用4%石灰土换填至原地面线。桥头引坡淤泥质亚粘土埋深较深段,清除表层耕植土后,打粉喷桩。 路基填土应采用不含有害杂质的砂性土、粘性土,不使用淤泥或含有腐植质的土。填料粒径不大于10cm,粒径大于10cm时,用小宝马粉碎,用同种类的土分层填筑,优良土壤在上层。 石灰土可采用路拌法施工,石灰土用的土采用塑性指数为15~20的粘性土。土块应粉碎,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配料应准确,石灰应摊铺均匀,充分拌和,压实时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 片石承托层填筑,采用的石片最大粒径不宜小于15cm,并要求一定的细料,片石垫层应人工铺筑,先铺大块石料,大面向下,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以压路机碾压无明显沉陷为宜。 一般每层松土厚不超过20cm,采用薄铺轻碾方法,每层松土在15~20cm厚度。 填土段表层保证无积水,填筑做到逐段分层进行,先填低洼地段,后填一般地段,先填路中,再填路边,路基填筑宽度大于设计宽度。 1.1.1.3路基碾压 压实前先整平路基,做出路拱。路基填筑时要求人行道和车行道同时填筑,以使路基形成一个整体板块。 据土质情况,确定碾压机具的选用和碾压的遍数。 当测定实际含水量符合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开始碾压。 压路机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慢后快、先边后中、先高后低,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且碾压轮超过两施工段的接缝。方向顺道路中心线方向,碾压速度均匀,轮迹重叠宽度,二轮压路机30cm,三轮压路机为压路宽度一半。 压路机碾压不到之处,用小型机械或人力夯循序夯实,夯击面在纵横向均相互重叠一半,防止漏夯。 路基压实完成后,即取土样试验,并记录其结果,确保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若未达到设计要求,及时请示监理工程师作出处理方案。 1.1.1.4土路基主要质量标准: 车行道路基压实度标准为:土基模量取E0=25Pma,弯沉L0=3.70mm,路基压实度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填方路段0~80cm≥93%, 80cm以下≥90%;低填段及挖方路段段落(路基处理厚度为60cm),路槽下0~30cm压实度≥93%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