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法总论重点知识集锦
刑法的任务
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
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与安定的政治局面
立法解释: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司法解释: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文理解释:从刑法条款的语义出发阐释刑法规定的含义的解释方法。
伦理解释:按照立法精神,联系刑法产生的缘由、沿革及其他相关事项,对刑法规定做逻辑分析,从而阐明其真是含义的解释。
解释执法不统一的方法
完善刑事立法 2,加强刑事司法解释 3,系统编撰刑事判例 4,量刑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我国领土的延伸部分
我国的船舶、飞机和其他航空器,2,我国的驻外使、领馆
犯罪行为或者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犯罪。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者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危害结果:危害行为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的法定的实际损害或者现实的危险状态
1,危害结果可以是实际损害,也可以是现实危险状态。2,产生危害结果的原因只能是危害行为。3,危害结果具有客观性,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4,危害结果具有法定性。
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的规定
在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概念中明确规定危害结果。前者不一定要求实际发生危害结果,而后者则要求必须发生。
以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某种有形、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如盗窃罪等。
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现实危险状态,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如破坏交通设施罪等。
以发生严重的物质性的危害结果,作为罪与非罪的标准。如破坏生产经营罪等。
以发生某种特定的危害结果,作为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等。
以造成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轻重程度,作为适用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的标准。如故意伤害罪的伤害程度等。
自然人犯罪主体
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两个共同要件:1,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即有生命的人。2,作为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研究犯罪主体的意义
犯罪主观要件的具备,是行为人具备犯罪主观要件的前提,也是犯罪人适用刑法的基础。在具备犯罪主体要件同样的情况下,犯罪主体的具体情况也可能不同,而不同的具体情况又会影响到刑事责任大小的程度。
犯罪的特殊主体
具有特定职务的人;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具有特定法律地位的人;具有特定人身关系的人;被逮捕或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或犯罪分子
犯罪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之一。
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有助于认识犯罪的本质特征。2,有助于准确定罪,分清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3,有助于正确量刑。
犯罪的一般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整体,是刑法所保护客体的最高层次,反映了一切犯罪客体的共性。
犯罪的同类客体: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方面,据此分出了十大类罪名。
犯罪的直接客体: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具体的社会关系。
犯罪对象: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具体物
它的具体含义是:1,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者具体的物。2,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物。3,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的人或物。
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者承担者,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
区别: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而犯罪对象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犯罪客观方面的特征:客观性 具体性 多样性 法定性
犯罪客观方面的含义:犯罪行为的客观外在表现。
研究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1,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依据。2,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客观标准。3,是正确分析和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客观基础。4,是影响正确量刑的重要因素。
犯罪行为: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即由行为人意识、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
特征:1,主体特定性。自然人或单位。2,有意性。危害行为是受人的意识或意志支配的。3,有害性。4,刑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