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序号 四 授课班级 08级广告设计 授课课时 5、6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名称 镇江几个历史专题新探——历史车轮下的名城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传统教具 教学目的 1.了解镇江的历史演变,文物古迹。
2.感受镇江历史的源远流长,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镇江的历史演变,文物古迹。 教学难点 感受镇江历史的源远流长,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无 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镇江名称的历史演变:宜 朱方 谷阳 丹徒 武进 京口
南徐州 延陵 润州 镇江
镇江文物古迹:1、沈括故居梦溪园
2、五塔峥嵘互竞辉
3、大港华阳观
4、句容石狮——萧绩墓石刻
5、丹阳齐梁陵墓石刻
6、西津渡古街道
……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二、
三、
四、
导入:
同学们,我们基本上都是镇江人,但是对我们的家乡镇江的历史有多少同学了解呢?有没有同学知道镇江有多少年的历史呢?(学生回答:3000多年)
知道镇江历史上使用过哪些名称吗?可以从我们镇江现在的一些地名来看。(学生回答:朱方、丹徒、京口、谷阳……)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我们镇江,了解下它的历史,它的形成和发展。
镇江名称的历史演变
1、宜
刚才我们知道镇江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我问过同学们历史上镇江使用过哪些名称,有的同学说出了些,镇江并不是一开始就叫镇江的。镇江最早的名字是什么呢?可能这个大家都不知道。最早镇江称“宜”。这是据1954在新区大港烟墩山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宜侯夨簋
2、朱方
刚才有同学说到“朱方”,确实,镇江古为春秋吴国之地,在《春秋》一书上就有“朱方”的记载,属吴国。因为古代镇江处在临江望海的祖国东方而得名。现在镇江就有“朱方路”。
3、谷阳
吴国被越过消灭后,楚国又灭掉越过,楚即将朱方之名改称谷阳,古代不少地名是以地理位置而得名,有些依山临河的地方,往往以“水北为阳,山南为阳”为命名原则。因镇江位于北固山之南而命名。现在镇江就有谷阳新村,谷阳镇。
4、丹徒
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南巡镇江,见镇江“因山为垒,临江望海”的雄险形势,故名3000赭衣囚徒凿断京岘山以破王者之气,而改为丹徒。
5、武进
三国时孙权即位后的嘉禾3年(公元234年)改为武进县,含义是要北拒曹操,必须以武力进取。
6、京口 孙权于公元209年在今鼓楼岗上北固山前峰山麓建筑了一度城廓,名铁瓮城。古义“绝高为京”,故名京城。此地原名京口里,又叫徐陵。因其居高临江,故又称京口。后人又把京口一带的长江河段叫京江,并把京江作为镇江的别称。 南徐州 东晋初,因北方战乱,许多北方贵族和人民渡江南迁,当局在江南侨置“南徐州和东南海郡”。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取代了原有的州郡,于京口设置了南徐州,从此,镇江又叫南徐。 延陵 公元581年618年,隋改丹徒县为延陵县,是以当时的延陵镇而命名。润州 隋文帝开皇年(公元595年),于延陵县境内设置润州,是以城东润浦河名,淹没而命名的。 镇江 这个名字,有两种说法,一是因镇江北部沿江岸—带地势比较低洼,在古代常受水害,所以在水名之前加一吉祥词,以示祈望而得名。二是在公元1113年宋代宋徽宗改和三年改润州为镇江府时才有的。据说,当时统治者认为镇江的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江,形势雄险,为镇守江防之地,故取名镇江。镇江之名至今沿用了800多年。镇江名称的演变反映了镇江一直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沈括故居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路21号1985年,为纪念我国北宋时代伟大的科学家《梦溪笔谈》作者沈括逝世890周年,在原址局部恢复了梦溪园,隶属于镇江市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