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答案.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环境问题及保护历程 中国环境保护法规 案例及问答 安全撤离路线 禁止抽烟 手机静音 会场秩序 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1、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出环境承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 2、人口激增、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环境问题发展阶段: 环境问题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以前) 环境问题发展恶化阶段(工业革命—20世纪) 环境问题高潮阶段(50-80年代,80年代后) 基本目标   “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为:与2010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下降10%。2012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为:与2011年相比,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2%,氨氮排放量下降1.5%,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 主要污染物削减情况    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423.7万吨,比上年下降3.05%;氨氮排放总量253.6万吨,比上年下降2.6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17.6万吨,比上年下降4.52%;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337.8万吨,比上年下降2.77%。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均同比下降。 状况 2011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突出。 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酸雨分布? 2011年,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及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主要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湖北西部、四川东南部、广西北部地区。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9%。   次序 时间 主要成果 第一次 1973.8 32字工作方针;里程碑事件,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 第二次 1984.1 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推出了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生态保护策略。 第三次 1989.4 形成了我国“三大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 第四次 1996.7 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要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举,全面推进环保工作。 第五次 2002.1 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这项工作。 第六次 2006.4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第七次 2011.11 生态文明理念应植入价值观。 环境保护法,也叫环境法, 是由国家、省、市制定或认可,或国际间共同制定我国参加并认可的,强制执行的关于调整因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法是以国家意志出现的,是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 环境法的目的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可分为两个方面,保护资源和防止污染 环境法的任务可概括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法目的、内容、任务 基本方针 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积极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基本政策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污染者负担的政策,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环境保护法方针、政策 宪法 刑法 环境保护基本法 六项环境保护法 1、大气污染防治法 2、水污染防治法 3、海洋环境保护法 4、防止噪声污染法 5、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九项资源保护法: 1、森林法 2、草原法 3、煤炭法 4、矿产资源法 5、水法 6、渔业法 7、土地管理法 8、水土保护法 9、野生动物保护法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共二十多项)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一批 环境保护地方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环境标准(国际310项,行标 15项,其中强制性标准76项) 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公约(共37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