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油井管理看油田稳产
主要内容
引言 :稳产一.流入动态(IPR)二.确定剩余油
三.控递减方案
四.增产维护措施
五.油井精细化管理
六.结论
文章框架和思路
稳产(根本方法—井网加密)
1.由油井现场产液状况结合流入动态分析地层状态 。
2. 找出剩余油富集区。
3.增产措施
油井管理
人的因素
引言:稳产
所谓稳产:就是要实现年产油量的稳定,用公式表达是第二年的无因次产液量应满足:
q 为第二年的无因次产液量,f 为第一年平均含水率,f 为第二年平均含水率,q 为第一年产液量, q 为第二年产液量。即如果第二年的含水率上升,需要增加产液量来补充含水率上升造成的产油量的下降。海洋石油因经济成本考虑要求以尽短时间采最多的油,采出程度偏低,可动用剩余油高,现实中高产与稳产常常是一对矛盾。要实现油田的稳产,就要进行井网加密调整,动用剩余油。
一.流入动态(IPR曲线)
IPR曲线—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的曲线。
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反映油藏向该井的供油能力。
分析流入动态的意义
提供动态分析的思路,通过产量估计与油井现场管理结合,判断水淹趋势,及时发现问题,稳定生产。
油气水三相IPR曲线
含水率取纯油和水IPR曲线加权平均值所得
多层油藏流入动态(迭加型IPR)
非完善井周围压力分布
利用FE(流动效率)计算非完善井流入动态
Standing 方法(FE=0.5~1.5)
Harrisonf方法(FE=1~2.5)如图所示
垂直井的IPR曲线
斜井和水平井的IPR曲线
图1-1
图1-2
当 时的流入动态
2010.6.20 L11平均产液量控制在44方左右,含水5%左右,视它为油气两相流。
当时井底流压是7689KPA,泵吸入口压力虽不是真正的流压,但射孔段与泵距离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通用。这里暂且用这个数值。地层平均压力10291KPA,井底生产压差是3805KPA。由此得 =0.6。
现在利用FE计算非完善井流入动态
先用Standing 方法
由公式 =1-0.2*0.6-0.8*0.36=0.592
由图1-1 找到相应FE=0.9,因为Standing方法适用于开发早期,与早期的曲线吻合较好,现在用Harrison曲线验证,因为Harrison曲线扩大了Standing方法方程的适用范围,对油田开发中后期吻合度更好,由图1-2比较可知,FE=0.9不适用。因该方程是引用垂直井方程,实际L11是斜井和水平井,应该用公式1-2,涉及到井斜角和参数A、B、C,具体数字没有找到,这里仅估算下。
3) 由 0.6,=44 得L11井最大产液量73方左右。
4)总结,这里通过流入动态提供动态分析的思路,通过估计产量与油井现场管理结合,判断水淹趋势,及时发现问题,稳定生产。
提液增产与提液减产
提液减产
L15在2010.7.11油嘴由8.7mm调到10.3mm,统计该井以前平均产液228 ,含水59%,产油95,调大油嘴产液量在314.4,含水74%,产油81.74,以前的调油嘴事实也说明, 230左右是一个较合理的值,过度调大油嘴会增加含水,由此推测是不是该井油层压力小于水层压力的原因,提高产液量含水增加。目前该井油嘴11.9mm,油压3.5Mpa,每天产液量为420方,含水为82%。
结论:结合油藏资料的水层、油层压力,当水层压力大于油层压力时,油井可增加产液量,这是油田到中后期稳产提液的一个重要原因。
稳产的根本措施—井网加密
井网加密提高水驱采收率是在储量动用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原开发层系动用差的油层缩小井距,或单独组成一套井网,完善注采系统,增加注水井比例,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增加可开采储量的调整目的 。
二.确定剩余油富集区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开发因素
1)井网因素-井网对油层控制程度低,造成注采不完善 。
2)注采关系-注采关系直接影响着油藏的水淹进程和剩余油的分布。
3)注采压差-大小和注采比的高低对油田采油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平面、层间非均质性严重,注入水单层及单向突破,注采井网不完善。
三.控递减方法
规律性递减
后期完善井网,减少井间、层间和层内的矛盾 。
老油田经验表明,处于低含水状态比处于高含水状态可开采储量高,调整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幻灯片.ppt
- 高中地理选必1第四章第二节——洋流(课件).pptx VIP
- 太原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英语试题+答题卡+答案.pdf
- 第15课《有为有不为》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docx
- 2024年上海市中考综合测试(物理、化学、跨学科)试题卷模拟卷(含答案解析).docx
- 《速公路分布式光伏系统建设 第2部分:设计规范》DB34T 4995.2-2025.docx VIP
- 工程建设中定额工期、约定工期、实际工期的不同法律效力.docx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习题集柏江源课后部分参考答案.docx VIP
- 《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系统建设 第1部分:指南》DB34T 4995.1-2025.docx VIP
- 京都胃炎分类探析-课件.ppt
文档评论(0)